2006年第1期
破冰之旅
作者:陈美林
综观这两次讨论会,出席代表在百人以上,台北代表二十余人,先后参加小说、戏曲两会。而大陆代表构成的情况则有不同。小说会大陆代表一百一十余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湖北、浙江、江西、四川、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和江苏,但江苏代表过半数,仅江苏明清小说研究会会员即有六十余人。江苏以外的大陆代表有何满子、黄霖、孙逊、喻蘅、刘辉、候忠义、陈翔华、卢兴基、徐放、段启明、沈伯俊、苗壮、林辰、苏兴、王汝梅、黄岩柏、孙一珍、徐朔方、萧欣桥、钟婴、王枝忠、齐裕焜、黄祖良、王林书、邓瑞琼、陈年希、陈东有、洪兆年、张炳森、盛伟、袁健、刘广定等人。
参加元曲会代表有一百二十余人,据所印名册统计,除台北代表外,大陆代表北京有祝肇年、李修生、张云生、张燕瑾、李汉秋教授,刘荫柏、吕薇芬、王丽娜副研究员、季寿荣副编审,编辑李伊白、助教张文澍;天津有刘维俊、张礼钦教授,傅希尧、傅正谷、李振清、崔志远副教授,助研门岿,院长王辉;上海蒋星煜教授,叶长海副教授,讲师谭帆;江苏陈美林、吴新雷、谢伯阳教授,讲师李昌集;浙江研究员洛地;四川王文才教授,熊笃副教授,讲师田守真、刘益国、赵义山;湖北张国光教授,范钦庸副教授,讲师周小痴、叶松林、胡绪伟、虞江芙;广东洪柏昭教授,王小雷;新疆郝浚副教授,助教李宇;山西窦楷副编审;山东袁世硕、朱德才教授,副研刘依群,讲师武润婷,编辑王岫,助研荣斌,主任乔力;湖南黄钧副教授,助教李灿朝;宁夏郑于骥编审;河南胡世厚研究员,张建业、张秀东副教授,讲师王纲、刘世杰、胡述范,研究实习员孙晨耕;陕西申士尧副教授;贵州朱光荣副教授等。河北本省代表则有教授雷石榆、王学奇、常林炎等近二十人,其余为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元曲会的,各地代表占大多数,未若小说会议代表,江苏本省代表过半数。同时,从会议安排来看,小说会基本由本省学人主持讨论;而元曲会大会、小会的主持人,不仅安排了台北代表参与主持,而且也安排各地代表参加主持,河北本省学人仅王学奇、常林炎二位教授参与。两相比较,则元曲会更能发挥各地学人参与的积极性,使这次学术讨论会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
此外,从与会的代表来看,台北代表团先后参加小说、元曲两个会议;而大陆学人同时参加两会者则很少。以江苏学人为例,参加小说会的代表有六十余人,其中参加元曲者仅二人江苏尚有二人参加元曲会,但未参加小说会,而在两个会议上都提交论文的仅一人。同时,参加戏曲会的河北学人,也少有参加小说会者。其它各地代表情况也类似。小说、戏曲二者并无界限,无论从文学史发展来考虑,它们的产生、演变实为孪生兄弟;还是从当前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二者也不能割离。而两个会议的参加者实际上也大都兼治小说、戏曲,因此在学术活动中应该加强沟通,彼此参予,扩大交流。
说明:
1 本文涉及代表的学衔职称以及所在单位,均以当时有关记载为据,未见当时记载者则付之阙如。此后也多有变化,但无法准确地代为改正,只能维持当年状况,谨致歉意。
2 两会讨论的具体内容,当年有综述文章发表,本文不予重复。小说会的综述文章有何睫《明清小说金陵研讨会述评》,见《海峡两岸明清小说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元曲会的综述文章有常林炎《首届海峡两岸元曲研讨会论文选刊前记》,见《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元曲研究专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