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2期

“写本书”的风行

作者:大 江




  用竹木写书,一册书需要许多竹(木)简编连而成,十分笨重,读起来很不方便。据说西汉时,东方朔有一次向汉武帝上奏牍,竹简多达三千支,由两个人抬着送进宫去。而汉武帝阅读了两个月才读完。由此可见,用竹木等作为书写材料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纸的发明和使用,促进和便利了书籍的生产,为中国以至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再加上笔、墨的改良和楷书的产生等几个方面的配合,写本书风行一时。
  在南朝,书籍的生产规模空前。齐梁时期“经史弥盛”,“四境之内,皆有文史”(《隋书·经籍志》)。就历史书而言,有宋范晔的《后汉书》、晋陈寿的《三国志》、梁沈约的《宋书》及萧子显的《南齐书》等问世。由于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时期,战争不断,朝代更替,其结果不仅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就是书籍也大批被毁于兵火之中,形成六朝以来大部分写本书已不传的局面。直到“敦煌遗书”的发现,才补上了这一空白。“敦煌遗书”中,除少量雕版印刷品外,大部分为写本书,时代包括六朝和唐、宋时期。这批稀世珍宝,为我们研究写本书提供了重要资料。
  到了唐代,书籍的生产仍以手抄为主。唐代是写本书风行的时期,一方面是封建统治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组织“抄书”,据记载,唐代组织的大规模抄书就有五次之多。另一方面,民间的抄书活动也十分活跃,社会上还出现了专门代人抄书的书铺。唐代的抄书之盛,产生了大量珍贵的书籍。遗憾的是,这些书籍陆续散失,有的还流往海外。
  
  《太平清话》中说:“抄本书如古帖,不必全帙,皆是断珪残璧。”从这段话中,我们可知道“写本书”是何等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