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1期
第十一讲 诗的构思
作者:徐有富
苍桧丛篁引径幽。
忽有小风人未觉,
荠花无数总摇头。
人们在春游时自然会欣赏苍桧丛篁,但是见多了也会使人失去新鲜感。倒是在微风中摇曳着的无数荠菜花,给诗人带来了意外的喜悦。人未感受到微小的春风,荠菜花感受到了;别人未注意无数荠菜花在微风中摇曳之美,诗人注意到了,自然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下面再谈谈如何表现主题。诗的意境实际上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诗的主题与题材相结合的产物。表现主题要靠题材,也就是要靠环境。写诗当然要善于发现与营造能够表现主题的典型环境。
何谓典型环境?典型环境就是诗中所描写的客观世界与所要表达的主观世界相吻合,也就是诗中所描写的能够恰到好处表现诗人主观世界的客观世界。譬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云:“岁寒知松柏之后凋,然则欲表松柏之贞,必明霜雪之厉。”也就是说环境越恶劣越能显示松柏贞节的品格。由此可见,陆游词中的梅花生长环境极富典型意义,就地理位置而言,它生活在无人经过的断桥边,是一株无人关心无人过问的野梅;就时间而言,已是黄昏时分,黑暗即将来临,所以显得分外寂寞;而且它还受到了风雨的袭击,受到群芳的嫉妒;事实上,它已经“零落成泥碾作尘”了;即便如此,它依然散发着香气。生长环境越恶劣,越能显示梅花的高标逸韵,也即陆游自己的崇高品格。
一些能够反映本质的细节往往是构成典型环境的重要元素。如宋末汪元量的《醉歌》十首之九:
南苑西宫棘露牙,
万年枝上乱啼鸦。
北人环立阑干曲,
手指红梅作杏花。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今浙江杭州),咸淳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因此对元人灭宋的情况非常熟悉。首句写南宋宫廷园林在即将灭亡的时候由于无人料理,已经长出了荆棘。万年枝即冬青树,次句写万年枝这种象征永久吉祥的树上却有许多不吉祥的乌鸦在啼叫着,但是不再有人过问。两句诗写出了南宋宫廷园林一派萧条没落的景象。三四两句写蒙古入侵者聚集在南宋宫苑把梅花说成杏花这件小事,告诉人们南宋宫苑易主,南宋政权已经沦亡了。诗中提到的几件极微小的事情,恰恰构成了诗人借以表达亡国情怀的典型环境。
如何发现典型环境?我们觉得应当留心以下几点:
一、注意写感动你的环境
自己受到感动才能感动别人。使人激动的环境,当然易于用来表现由此环境所引起的情感。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否?
新酿造的酒面上还浮着绿色的泡沫,而且酒已经用红泥火炉中的小火温好了,时近傍晚,天又要下雪了,此时若能与老朋友一道在暖融融的绛帐中喝喝酒,聊聊天,那将是人生一大乐事,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刘十九发出了邀请。如果我们翻开《白氏长庆集》,会发现白居易在冬天的夜晚经常请朋友一道喝酒。如《大和六年冬暮赠崔常侍晦叔》:“香开绿蚁酒,暖拥褐绫裘。已共崔君约,樽前倒即休。”《戏招诸客》:“黄醅绿醵迎冬熟,绛帐红炉逐夜开。谁道洛中多逸客,不将书唤不曾来。”《雪夜对酒招客》:“帐小青毡暖,杯香绿蚁新。”可见被邀请的客人,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好几个人,宴会时往往要一醉方休。其友谊之浓郁,气氛之融惬也就可想而知了。
人生在世,令人愉快的事不少,令人郁闷的事更多,试读下面这首无名氏的《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畔,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此词为游子触景生情抒怀之作,诗人见到的每一个景象,都引起他对妻子的思念。社日有不作针线活的习俗,如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九云:“今人家闺房,遇春秋社日,不作组训,谓之忌作。”而按照社会分工,通常是由妻子做针线活,所以使他想起了妻子。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适当春分前后,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见到成双成对的燕子飞来飞去,使他想到自己孤孤单单,不由得又想起了妻子。往年的社日,他和妻子要一道去参加祭土地神的活动,而今年却一个人寂寞地呆在乱山深处的溪桥边,当然会记起往日与妻子一起参加社日活动的场景。下片一二句写衣衫破了无人补,印满了泪痕的衣服无人洗,使他想起妻子。天暮以后,作者解鞍饮酒休息,一连串用了三个排比句:“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显然与妻子在一起的日子里,则花由妻子戴,喝酒有妻子劝,而喝醉了也有妻子管。所以说能唤起他思念妻子之情的环境,当然也能帮助他表达思念妻子之情。
二、注意写变化中的环境
环境急剧变化时容易激发人的情感进入高潮,写出来当然容易感动自己,也容易感动别人,所以诗人写相聚的欢乐,往往选久别重逢时;写分别的痛苦,往往选即将离别时;写相互间的思念,往往选佳节来临时;写爱国的情绪,往往选国家危难时。试读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诚如王维所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冬至在唐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朝廷放假,诗人本来应当与家人在一起过节的,而今却不得不一个人呆在旅馆里,以致到了深夜还在抱膝枯坐,只能以自己的影子相伴,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亲人。但是此诗妙就妙在通过写家中的亲人思念自己,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思念。由于诗人所描写的环境与感受具有普遍性,因此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共鸣。
事物有骤变,也有渐变,而且渐变要多于骤变。诗人对于渐变的环境进行提炼与加工同样也很感人。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诗写作者拜访隐者想见见不到,想寻又寻不着的遗憾与怅惘。此诗好在只用短短的二十个字就写出了诗人由希望到失望的反复变化过程。清人朱之刚在《唐诗评》中分析道:“‘采药去’,难寻矣;‘此山中’,似可寻也;究答以‘不知处’,何能寻哉?‘不遇’二字,写得如此曲折。”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隐者的生活环境有山,山中白云缭绕,长着松树、药草等植物,则其古朴幽深,令人神往可知,读者自然会对诗人寻隐者不遇的遗憾与怅惘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同情。
三、注意写独特的环境
诗人抒发的情感往往具有普遍性,这些情感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总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因此越是独特的环境往往就越有存在的价值。试读杨万里的《四时田园杂兴·冬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之八:
榾柮无烟雪夜长,
地炉煨酒暖如汤。
莫嗔老妇无盘饤,
笑指灰中芋栗香。
将树疙瘩放在地炉中生火取暖,既无烟,又持久。其灰烬既可煨酒,又可将芋栗之类的食品焐熟,而且还特别香。这是冬日田园生活所特有的生活习惯,作者将其写入诗中,生活气息显得十分浓厚,使人感到特别温暖而愉悦,读来不禁为之馋涎欲滴。
宋末元初的林景熙写的《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写山村冬景,读来又别是一番况味:
偶伴孤云宿岭东,
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
却与山窗障秋风。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人,咸淳七年(1271)由太学生授泉州教授,历任礼部架阁,从政郎。宋亡不仕,曾寄寓会稽,后隐居家乡。封事稿指给皇帝所上奏章的草稿,以此为题材来写诗的可以说绝无仅有,但是该诗堪称宋末遗民诗的代表作。用孤云的形象来写遗民挺恰当,首二句描写了这些遗民生活环境的隐秘与艰苦。此诗好在后两句,程千帆、吴新雷在《两宋文学史》中分析道:“亡国之前为了抵御敌人而进呈朝廷的防秋奏稿,在亡国之后却用来做了糊窗纸,诗人看到了,怎么能不感慨万分呢?但他转过笔锋,却向读者宣告:即使是一张薄纸,也还在抵挡着严冬的北风,当然是指从北方南来的蒙古贵族掠夺者。这一方面从一件小事反映了地坼天崩的兴亡变化,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敌人将会随时随地遇着出于他们意外的抵抗。”
能表现主题的生活细节需要诗人别具只眼,别有会心地去发现,如唐代诗人张仲素的《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袅袅”二字写出了柳枝随风摇曳的意态,“青青”二字写出了鲜嫩的桑叶绿油油的颜色,其间还有一位少妇正在采桑叶,这是一般春游者都能见到的美丽的春天的图画。但是诗人却偏偏注意到少妇提笼采桑却忘记了采桑,并且还能想到她在回味昨夜梦中见到丈夫的情景。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可知:渔阳郡,秦置,属幽州。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是防止契丹入侵骚扰的前线。后来那位女子的丈夫正在戍边,这就使诗歌感情浓郁而又富有社会意义了。明人杨慎《升庵诗话》卷八指出:此诗“即《卷耳》诗首章之意也。”《卷耳》首章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孔颖达疏曰:“顷筐易盈之器而不能满者,由此人志有所念,忧思不在於此故也。”两者相较,确有相似之处,但张仲素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发展与变化。看来努力提高艺术修养对捕捉典型也是大有好处的。
除善于发现典型环境外,还要善于营造典型环境。我们将在下一讲《诗的想象》中探讨这个问题,此不赘述。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