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期

宋代山水词中的城市风情

作者:王晓骊




  市廛杂夷夏之人,宝货富东南之物。阛阓繁华,触目而无穷春色。宝塔悬螭,亭桥架霓。台殿光如蓬府,园林宛若桃溪。俪梵宫于南北,丽琳宇于东西。绮罗簇三岛神仙,香车争逐;冠盖盛五陵才子,玉勒频嘶。……风帆乍泊,酒旗频招,醉豪商于紫陌,美女于红绡。凝眸绿野桥边,几多风景;回首西江市上,无限逍遥。
  为作者津津乐道的城市风貌既有“宝货富东南之物”的富庶,即物质资料的空前丰富,又有“绮罗簇三岛神仙”的妖艳,即歌妓云集带来的声色享受。繁华和艳冶相伴而行,成为宋代最富时代特征的文化追求。这种生活对于文人同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刺激性,城市生活成为词人衷心向往和自豪的“太平景象”,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词人的创作视野。都市风情不但成为宋词的专门题材,甚至进一步向以清雅出尘为审美追求的山水题材渗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城市商业文化的强大力量。
  内部原因来自于词本身。众所周知,词最早也是一种民间文学,但是与诗不同的是,词早期的创作和流播是在商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今存最早的民间词敦煌曲子词,为后人展现的就是以城市为背景的人物生活长卷。其中既有卖笑欢场的歌妓,出入青楼的贵族公子,也有大量商人和城市平民。如《长相思》:
  估客在江西,富贵世间稀。终日红楼上,□□舞著辞。频频满酌醉如泥,轻轻更换金卮。尽日贪欢逐乐。此是富不归。
  描写的就是城市富商豪侈奢靡的生活。而敦煌曲子词以娱乐为主的社会功能、市民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直白浅显的铺叙性语言,正是来自城市商业文化的滋养。而宋代曲子词的发展更离不开城市文化的滋养。从曲调而言,城市新声的不断出现推动长调取代小令成为宋词的主要形式;从传播而言,歌妓唱词仍是最主要的方式;从风格而言,以艳为美和以富为美都来自于城市文化的影响。所以说,曲子词出身城市市井的文化品格,使词天然地与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在文人染指之后,词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了由城市文化赋予的特殊文学个性。城市风情向山水词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即是这一特殊文化品格的反映。
  可见,在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和曲子词本身的文体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宋代山水词形成了清丽与富艳并存的特殊风格。山水与城市两种题材的联袂而行,拓宽了词人的创作视野。一方面,以山水自然为背景,为城市风情词增添了清雅的文人情趣;另一方面,城市风情也为山水词注入了城市文化特有的鲜活生命力,使之摆脱了传统山水文学的拘囿,获得了充满时代感的文学个性。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