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期

略论晚清目录学家丁丙的词学思想

作者:陈 瑶 钱建状




  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清杭州钱塘(今杭州)人。丁家在杭既办实业,又经营藏书,其与乃兄其共创的“八千卷楼”是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丁氏藏书目录主要有两种:一是《八千卷楼书目》,为丁氏藏书总目;二是《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小八千卷楼所藏宋元旧椠、名钞名校及稿本。除藏书目录外,丁丙的著作还有反映杭州古代掌故的《武林坊巷志》,近代史料笔记《庚辛泣杭录》,以及诗集《松梦寮诗稿》等多种。
  丁丙幼承庭训,学有渊源。“博极群书,于学无所不通,究心经典,由训诂以达义理”(《松梦寮诗稿》序)。对传统经学颇有造诣,儒家思想在他的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丁丙所处之清朝末年,整个封建社会已岌岌可危,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已不复存在,西学东渐,各种思想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因此,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虽占据不容置疑的地位,但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他的思想会融入相对更多的元素,从而在整体上既坚守儒家传统,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对事物采取一种更为开明的态度。
  这种既传统又开明的思想方式不可避免地要表现于其词学思想当中。因此,丁丙虽深受浙西词派词学观念影响,但又不囿于此。其词学思想虽以“清”字贯之,归为“雅正”,但其所论的“雅正”已超出传统风雅词派的界定范畴,重在对凡俗的超越,而不是温柔平正的传统诗教观。
  
  一、以“清”论词,归为“雅正”
  
  丁丙“无汉宋门户之习,年未冠,即学为诗。好《樊榭山房集》。自铸伟词,故其诗直写胸臆,独往独来,感事怀人,缠绵悱恻,得风人之旨,非樊榭所能囿也”(《松梦寮诗稿·序》)。“樊榭”为厉鹗之号。丁丙之喜欢厉鹗,当是出于志趣相同。厉鹗虽为康熙朝举人,但终生未仕。他“幽居道古,翛然清远,诗文之外,锐意于词”(《秋林勤雅跋》)。而丁丙也“抱道不出,其生平在隐显之间。……晚岁益励于学,尤留心乡邦文献,校勘梓桑掌故、先哲遗集”。由此可知,丁丙在人生态度上和厉鹗颇为相似:二人均守道而不仕,专心于学问,是封建社会典型的清介有所坚守的文人,游离于社会漩涡之外而洁身自好,“众人皆浊我独清”。二人的审美要求,可以认为是这种处事态度的侧面反映。厉鹗作为继朱彝尊之后浙西词派的盟主,论词以“雅”为尚,他在《群雅词序》中说:“由《诗》而乐府而词,必岂夫雅之一言,而可以卓然自命为作者。”厉鹗以“雅”论词有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他对“清”、“凉”词境的偏爱,而此种清凉之境亦是高雅的表现。“清”是厉鹗艺术评析的基本尺度之一。他认为,“远而文,澹而秀,缠绵而不失其正”,便是“骋雅人之能事”(《樊榭山房集》卷四)。他在《张龙威红兰阁词序》中称赞“张君龙威于登岸为后辈,其词清婉深秀,摈去凡近”。在《陆南香白蕉词序》中夸赞《白蕉词》“清丽闲婉,使人意消”。主张学习“宋贤”的“深窈空凉之旨”。在《论词绝句》中也多用“清”为赞语。可以认为,以“清”为主要特征的“雅正”论审美要求的基本含义是:境淡意远,格高韵清,不染尘俗,吐自胸臆。“清”与“雅”的共通之处在于二者都是与“凡俗”相反相对。明代的胡应麟说:“格不清则反,调不清则冗,思不清则俗。清者,超凡绝俗之谓。”(《诗薮》外编卷四)故而古人常将“清雅”合称,对清雅的追求乃对凡俗的超越。
  丁丙“好《樊榭山房集》”,其词学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厉鹗的深刻影响。因此,丁丙的词学思想也打上了浙西词派的烙印,在审美要求上也以“清”论词,并归为“雅正”。《善本书室藏书志》所著录的歌辞类解题中,可以发现这种词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题材内容、风格和形式等方面的评论上。
  首先,内容上,肯定醇正优美的情感,否定低级猥亵的思想。比如,《山谷词》解题:“山谷词清刚隽永,……间伤于亵诨。善恶杂陈,固宜分别观之。”又如《窟词》解题:“词笔婉约娴雅,无酒楼歌馆簪狼藉之态。”《松隐词》解题:“雍容华贵,迥异歌馆狎亵之态。”在两者的比较中强调雅俗之辨,贵雅轻俗。
  其次,风格上,贵清新闲婉,清刚顿挫。丁丙论词的风格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形容词就是“清”字,在收录的86种词曲类别集中,除去部分只记录版本情况,不做评析的词集,以“清”来评述风格的就有16种之多:清约婉丽、清刚隽永、清壮顿挫、清新婉约、语意清丽、清和婉转、清婉流丽、清空婉丽、清丽婉转、笔意清澈、凄清婉转、清雅莹洁、清空跌宕、清转华妙、笔颇清婉、词旨清婉。评语中所用的“清”字,修饰不同的主语,可以指总体风格,如清约婉丽、清和婉转;指语意、笔意,如笔意清澈、语意清丽;指布局,如清空跌宕。而“清”字和其他形容词连用,又有不同的含义,如“清刚、清壮、清雅、凄清”是就词的总体风格而言;“清新、清丽”就用词的“删削靡蔓”而言;“清空、清婉”则说的是意象排列的萧散含蓄、韵度飘逸。
  必须指出的是,丁丙以“清”论词,并最终归为“雅正”,虽是承自由南宋张炎《词源》提出,浙西词派一脉相传的“雅化”路线,但丁丙的“清雅”比之前人,其所涵盖的范畴多有扩大,他的“清”既有清新闲婉,又有清刚顿挫,并都不失“雅正”,打破了传统“雅正”一派只重“婉约”的局限。
  明代张最早提出“婉约”、“豪放”之说,曰:“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盖词情蕴藉,气象恢宏之谓耳。”张认为词的艺术风格有两大分野,婉约风格的特点是“词情蕴藉”,豪放风格的特点是“气象恢宏”,并未涉及正变,更无对两者有所褒贬、轩轾。但随之而后,开始出现把婉约、豪放两种风格强分正变,以时代背景的不同,或“以婉约为正”贬低豪放词的“本色”论,或提倡豪放,高举苏辛旗帜。但在词的发展过程中,以“婉约”为正,“豪放”为变,崇正抑变成为传统观点。以和丁丙词学思想有深刻渊源关系的浙西词派来说,力主醇雅,实际上是对词这种文学样式提出了乐而不淫、怨而不怒、清婉深秀、中正醇和的标准。它既是艺术风格的要求,也是思想内容的要求:走与“俚”、“伉”相反的路。正由于此,其开创者朱彝尊对艳词特多的黄庭坚之作,去取特严,同时,对苏、辛一派的豪放雄壮之词,也目为“伉”而加以排斥。
  丁丙虽然承浙西词派的余响,以“清雅”论词,但他的学术思想比之朱彝尊等人却更为开明通脱。
  首先,他认识到两种风格的不同 ,但不分正变、轩轾。他倡导的“清雅”,有更宽泛的含义:清约婉丽是雅,浑灏雄健亦可以是雅,其标准是一种醇正的、不同于流俗的格调。如对山谷词,他认为“清刚隽永,于晏同叔、秦少游外别树一帜,间伤于亵诨。善恶杂陈,因宜分别观之。”又如《筠溪乐府》解题:“其长调多学苏文忠,浑灏雄健,力矫纤秾,小令亦不乏秀韵。”《竹斋词》解题:“子寿词劲气直达,颇思矫涤纤丽之习。”
  其次,正是这种对两种风格平等视之的态度,丁丙将浙西词派目为“伉”而加以排斥的辛弃疾词立为清刚雄壮词风的最高标准,这类风格下的词作常和稼轩词加以对比,指出不足。如《碎锦词》解题:“用笔浑灏,无末流纤弱之习。……雄声壮态,仿佛稼轩,所逊者,生辣耳。”《竹斋诗余》解题:“几叔词笔沉郁豪浑,在南宋人颇近辛稼轩。……特逊其雄厚耳。”《后村诗余》解题:“力洗铅华,大致效稼轩而逊其魄力。”
  再次,对浙西词派宗法南宋、以白石为尊并不以为然,而是对具体的词人词集有具体的分析,凡有可取之处,皆予以赞美。如《王周士词》解题:“以凝词句法精壮,……绝无南宋浮艳虚薄之习。”指出南宋雅词末流一味追求清空骚雅而流于浮艳轻薄。《双溪词》解题:“质实妍雅,虽未能与姜白石、高竹屋方驾,亦一时作手也。”不独清空是雅,质实绮丽也可以是雅。《履斋先生诗余》解题:“毅夫词格亦与梦窗、仲宗为近,在南宋词家,当为巨擘,与梦窗、白石无多让焉。”梦窗词格以意境绵密、丽景浓情合沓而至、奥博繁复为特征,而白石词则以虚出笔,点到为止。梦窗和白石分别是质实和清空的代表,两者本无高下之分。但是浙西词派贵清空、贬质实的风格标准却十分明确。丁丙并未囿于传统雅词论者的观点,将梦窗和白石等而视之,说明他对词格的标准跳出了传统的以清空,或以白石为最高的雅词派的狭窄框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