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4期
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的汉学研究之路
作者:蒋向艳
程纪贤(程抱一的原名)先生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对诗歌的内部规律进行了充分的揭示,从而达到了更高境界的艺术赏析的效果。从批评方法上看,无疑是个重大突破。
程抱一的《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受到了罗兰•巴特、朱利叶•克里斯蒂娃等人的欣赏,他们建议程抱一扩充他的研究,法国色伊出版社(Seuil)也与程抱一签约,允诺出版他的论著。程抱一最重要的汉学著作——《中国诗语言研究》(“L’écriturepoétiquechinoise,suivid’uneanthologiedespoèmesdesTang”,ditionsduSeuil,1977)正是他延续和扩展这种研究的成果。在这部著作里,程抱一将对初唐诗人张若虚诗作的结构主义研究扩展到了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在这里,他发展和完善了《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中所用的各种分析方法,如将对诗歌形式上的分析分为词汇、句法和诗律两个层面,分别从虚—实和阴—阳两对概念出发来展开论述;在对诗律的考察中,从对《春江花月夜》不完善对仗句的分析,发展到对唐代律诗结构严谨的对仗句在各个层面上展开周密的分析;更主要的是,程抱一在《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中分析《春江花月夜》时,最后才提出词汇、形象、叙述语气和句法(包括对仗)等四方面的特征,而《中国诗语言研究》全书正是以这几大方面(词汇、句法的层面,诗律的层面,以及形象的层面)为纲组织起来的,其中诗律的层面包含了《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所提出的叙述语气。在《中国诗语言研究》中,除了更娴熟、更系统地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分析唐诗尤其是唐代律诗的语言特征之外,程抱一还运用了符号学的理论。他以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为基本立足点,从汉字的表意性出发对中国诗语言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他认为,汉字与书法、绘画、神话以及音乐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在于前者对后者起了承载工具的作用,更本质的在于汉字是构成后者体系的行为方式,表意文字汉字有其内在体系,它“形成了一张既复杂又统一的符号网络,服从于象征意义及某些基本的对立法则”。这既是典型的结构主义的观点,也是对符号学原理的运用。
程抱一在其汉学专著中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和符号学原理,是跟其研究的性质——语言学研究直接相关的。在这两部汉学专著中,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语言成为研究对象,而现代语言学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相互渗透,运用前者从事研究显然避不开对后两者的运用。程抱一在这两部汉学专著中运用了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原理和概念,如索绪尔关于具体的整体语言(leslengues)和抽象的整体语言(lalangue)之分的理论,雅各布森关于组合关系(combination)和聚合(选择)(selaction)关系、相似(similarity)和相关(contiguity)的理论等等。
《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和《中国诗语言研究》是真正意义上的汉学著作,程抱一和他的这两部著作在汉学发展史上被屡屡提到。如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第四系教授、戴密微的弟子苏远鸣在“法国汉学50年(1923—1973)”一文中,对《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一书的价值和意义予以了肯定:
年轻的研究员程纪贤先生,则从另一个受当前某些倾向启发的完全不同的角度,新近发表了《唐代作家张若虚诗作的形式分析》(1970年)。其成果颇具意义。
法国当代汉学家彼埃•卡赛提到了程抱一的《中国诗语言研究》对诗词爱好者的普遍吸引力:
无论爱好诗词的读者有着怎样的要求、兴趣、能力和期望,他们在离开书店的时候,口袋里很可能会装着程纪贤关于中国诗词创作的出色的小册子的第二版。这本书虽然略嫌难懂,但它为读者们提供了理解一种陌生的文字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另一项不容忽视的功绩,就在于通过秀眉细腻、通灵达意的文字,使人把握住唐诗的真髓。这正是其他文学体裁的欠缺之处。
“关于中国诗词创作的出色的小册子的第二版”就是指色伊出版社于1996年再版的《中国诗语言研究》。事实上,此书出版后就在法国和国际汉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用程抱一自己的话来说,由于运用西方的结构主义方法分析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中国诗语言研究》被视为汉学研究中的“一个转折点”(untournant)。本书出版五年后,被翻译成英语在美国出版。
20世纪70年代,当程抱一出版他的汉学著作时,他以“程纪贤”的原名为国际汉学界所知;而当他以“程抱一”的笔名在法国取得极高的荣誉、闻名于全法国乃至全世界时,他早已悄然退出汉学研究领域,投身于小说和诗歌的创作,以一位“创造者”、“探索者”的姿态,探求着生命的奥秘,不断创造出极富个人风格、向深处挖掘的创造性作品。应该说,后者才是程抱一一生所真心追逐的理想和使命,而前者,只是他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一段看似小却极其重要的插曲,没有了它,便无法成就今天的程抱一。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