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5期

文似珍珠意如泉

作者:樊庆彦




  《游珍珠泉记》是清代著名学者、散文家王昶的一篇游记散文。王昶(1725—1806),字德浦,号述庵,世称兰泉先生,江苏青浦(今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三迁刑部郎中。坐罪夺职,从阿桂至云南军营效力。以功任吏部员外郎,累迁至刑部右侍郎。因年老致仕。王昶通经,工诗词,善古文辞,好金石上学,时称“通儒”。著有《春融堂集》及《金石萃编》、《湖海诗传》、《湖海文传》、《明词综》、《国朝词综》等。《游珍珠泉记》这篇散文选自《春融堂集》卷四九,用简洁的笔墨描绘了济南珍珠泉的自然面貌。文章虽短,但写得生动活泼,清新俊秀,写出了珍珠泉的神韵,堪为记游写景的散文名篇。
  珍珠泉在今济南市泉城路北。济南素有“泉城”之称。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名泉七十二个。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说:“济南名泉七十有二”;于钦撰《齐乘》,将《名泉碑》中所列七十二泉的名称、位置转录书中。从此,“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名便流传于世。后又有明晏璧《济南七十二泉诗》、清郝植恭《济南七十二泉记》等著录播扬,益发显盛。七十二泉中,珍珠泉名气甚大,它和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合称四大名泉,却又各有特色。珍珠泉周围有溪亭、楚泉、濯缨、王府、舜泉、芙蓉、孝感等十六个名泉,组成了珍珠泉群。清人王闿运在《珍珠泉铭序》中描述说:“潆泓冲融,清澜百步,旁流带垣,通舟二里,鱼鸟荇藻,怡怡悦性。”周围绿柳垂荫,花木扶疏。许多人认为清人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描述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佳境,就是写的珍珠泉一带的自然风貌。所以,康熙皇帝认为“七十二名泉”中,珍珠泉可与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相媲美,1689年,他南巡经过济南,曾赋《观珍珠泉》诗(《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二集卷四三),诗前作序曰:“济南多名泉,趵突、珍珠二泉为最……”而乾隆皇帝却认为珍珠泉甚至要优于趵突泉,1748年,他南巡时路过济南,在《戊辰上巳后一日题珍珠泉》(《御制诗集》二集卷三)诗中写道;“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谁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籍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
  《游珍珠泉记》首先写珍珠泉的背景,并探究泉水生成的原因。开篇先从济水写起:
  济南府治,为济水所经。济性洑而流,抵巇辄喷涌而上。
  “济水”,发源于河南王屋山,下游汇入黄河。“洑”意为水伏流地下,“洑而流”就是潜流。“巇”指岩石的缝隙。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济南府附近,有一条济水从这里经过,济水的特点是常在地下潜流,遇到岩石的缝隙,由于水流受阻便喷涌而上。作者认为,这就是形成泉水的原因。在当时缺乏地质知识的条件下,作者只能从现象上判断,而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其真实的情况是,由于济南地下多岩溶溶洞,洞内储有丰富的水源,随着地势由南向北流动,遇到火成岩而洄流,与南来之水相激产生压力,遇有地下裂隙就夺孔而出,形成泉水。在当时,缺乏这样科学的了解,仅从现象上看大体还是正确的。
  文章随之介绍济南泉水的盛况。先写得泉之易:
  人斩木剡其首,杙诸土,才三四寸许,拔而起之,随得泉。
  “剡”,是削尖的意思。“杙”,指小木桩,这里用作动词,是插入的意思。人们砍一根木条,削尖一头,做成小木桩,插进土里,入土只要三四寸深,拔起来,随即就成为泉眼,泉水就汩汩流出。真是插地成泉啊,这是多么简单而又新奇、有趣的现象。
  接着写泉水的清澈以及清澈的原因:
  泉莹然至清,盖地皆沙也,以故不为泥所汩。
  “汩”,在这里是埋没的意思。一个个泉眼流出的泉水,都是晶莹透明,清澈见底的,这是由于地下全是沙石,泉眼不易被泥土壅塞的缘故。“泉莹然至清”,一个“至”字,把泉水的清明透彻,写到了极限,表明这里的泉水不是一般的清,而是再没有比它更清的了。
  到这里,作者却笔锋一转:
  然未有若珍珠泉之奇者。
  遍观济南一带,得泉虽然这么容易,泉水虽然这么奇异,然而却没有珍珠泉更为奇特,由此引出了珍珠泉。这是一种众星捧月的手法,作者先从大背景上渲染济水流域得泉之易和泉水之奇,这不过是为了烘托、突出珍珠泉。济南泉水历史悠久,如《春秋•桓公十八年》中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记述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八•济水二》中描述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济南泉水多如繁星,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或如争鸣的琴瑟,铿锵悠扬;或如潇潇的细雨,潜影无声;或如金粉玉屑,灿烂晶莹;或如明珠缨络,光彩夺目……珍珠泉在这样一个奇泉攒聚的地方,而能卓然独立,自然有其非凡之处。“然未有若珍珠泉之奇者”一语,尤其是一“奇”字,犹如一个聚光镜,把整个背景上的光彩,一下子集中到珍珠泉这个焦点上来,并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引出了下文,激起了读者的兴趣。
  文章至此转入对于珍珠泉的具体描绘。这一部分又分为这样几个层次:开头先交代珍珠泉的地点、范围及四周设置:
  泉在巡抚署廨前,甃为池,方亩许,周以石栏。
  “巡抚”,是古代官职名。“廨”,指官吏办事的地方,是官署的总称。“巡抚署廨”,就是巡抚衙门。“甃”,是砖砌的意思。“周”,这里用作动词,围绕的意思。作者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先向人们简略地介绍一下珍珠泉的概貌,然后带领大家径直朝珍珠泉走来。人们由远而近,渐渐看清了珍珠泉的外观轮廓:这个有名的珍珠泉,位置在巡抚衙门的前面,是用砖砌成的池子,方圆约有一亩大小,四周用古朴雅致的石栏围住。人们再向前,走到栏杆处,就看到了泉水的具体情状:
  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
  “瞩”,是注视的意思。大家靠着石栏杆向池中注视,首先看到的是一股股泉水从沙石中冒出来,那水势忽而聚积、忽而散开,忽而中断、忽而接续,忽而迅急、忽而缓慢,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奇异景象。六个“忽”字连续叠用,三对反义动词互较,既形象地表现出泉水流动的变幻莫测,千姿百态;又表现出作者观赏时的心情。由于泉水的不断变幻,而且这变化又是那样的反复无穷、不可捉摸,因此使人有一种新奇的、目不暇接的感觉。
  接下来,写阳光出现之时,池中又有一番更加奇异的景象:
  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
  “珠”和“玑”都是珍珠,不过“玑”是小的珍珠。“瑟瑟然”,形容水泡冒出水面的细碎轻微的声音。“累累然”,是连贯成串的样子。这几句是描写泉水冒到水面时的状态。泉水从沙石中冒出来,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水泡,这些水泡圆润、晶莹,层出不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好像是一串串碧绿的珍珠、错落有致,摇曳不定。这大概就是“珍珠泉”得名的原因吧!“瑟瑟然”,是写水泡上升时发出的声响;“累累然”,不仅写出大小水泡之多,而且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那大大小小的有如珍珠一般的水泡,一行行,一串串,从水底你争我挤涌出,飘飘袅袅在水中升腾,至水面才砰然炸开。真如蒲松龄《珍珠泉抚院观风》(《聊斋诗集》卷四康熙四十八年已丑)中所言:“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萍开珠串凌波上,池涌瑶光弄影消”,分明是一人间瑶池,这是多么美丽而又富有情趣的景象!
  欣赏着这自然界的佳趣,作者触景生情,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一种玄思妙想油然而生。于是他接着写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