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6期

杜甫与颜真卿为何擦肩而过

作者:柳国良




  此后二人辗转各地,更没有见面的机会。当颜真卿东出都门,转贬南方的时候,也是他历经万难之后才有较少的挂碍和较多的空闲,他的艺术观开始走向独立,书法开始走向成熟,大量的代表作才因此问世,而此时创作于江浙的作品,远在巴渝的杜甫自然无法见到,杜甫对后期颜真卿书法当然是无从了解,没有题诗自有道理。而杜甫也是饱经磨难淡出政治之后,在入蜀之前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了李邕、贺知章、张旭、郑虔等著名艺人及其书迹,之后又接触蜀中书画名家,促使其逐步走向了审美的独立。杜甫显然受到了初唐太宗提倡的王羲之书风的影响,虽然在文学上多次强调 “转益多师”,但对于书法他则提出了“书贵瘦硬”的旧的美学原则;而颜真卿则继承颜氏家学,广泛吸收碑版、写经以及篆籀笔法,正如他自己所说:“真卿自南朝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在颜氏“慎勿以书自命”的家法传统中,颜真卿当然不会过分注重书法对于自身的价值,尤其加之当时的玄宗偏爱隶书,社会出现复兴八分思潮对颜的影响肯定甚有关系,颜真卿书法在大历之前字字匀稳,恰如书判写牍之书,十分大众化,毫无创新意识,被认为毫无生气、俗不可耐,显然与杜甫“瘦硬”的书法美学观格格不入。虽然杜甫多次忧虑“八分盖憔悴”,受时俗影响亦提倡篆籀复兴,但也是“渔舟唱晚”,无力回天,更无法接受盛唐书风“尚肥”的现实,自然对颜真卿书法也同样无法接受。二人在艺术审美上的分道扬镳成了主观原因之一,因此擦肩而过自在情理之中。值得留意的是,杜甫当时对诸多书法名家的题诗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自然也在与颜真卿擦肩而过的原因之列。
  杜颜二人生在同时,都历经劫难,加之文才横溢,共朋同友,二人成为友人的机会亦多,可能仅仅因为政治、身份、个性、审美观的差别而使两位后人心中的巨人擦肩而过,着实令人遗憾,遗憾之事只好假设:如果杜甫健在,继续沿江东下再次登陆吴越,他是否参加颜真卿在长江下游组织的多次著名诗会,二人是否会惺惺相惜,是否会相逢笑言风烟往事,是否会举樽对饮联句赋诗……这仅仅是后人的多情罢了。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书画所)
  
  颜真卿为平原太守,立三碑,皆自撰书。其一立于郡门内,纪同时台省擢授诸郡者十余人。其一立于郭门之西,纪颜氏:曹魏时颜裴、高齐颜之推,俱为平原太守;至真卿,凡三典兹郡。其一是东方朔庙碑。镌刻既毕,属禄山乱,未之立也。及真卿南渡,藩寇陷城,州人埋匿此碑。河朔克平,别驾吴子晁,好事者也,掘碑使立于庙所。其二碑求得旧文,买石镌勒,树之郡门。时颜任抚州,子晁拓三碑本寄之。颜经艰难,对之怆然曰:“碑者,往年一时之事,何期大贤再为修立,非所望也。”即日专使赍书至平原致谢。子晁后至相州刺史兼御史大夫。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