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了无数次大小事件和大小战争,计谋各有千秋,取胜彼此不同,摇曳多姿,不落窠臼。比如在赤壁大战中周瑜对诸葛亮有“三杀”,在荆州的争夺中诸葛亮对周瑜有“三气”,以及后来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六次撤退,姜维的九伐中原等,写得各有特色,毫不雷同,充分反映了决策制胜必须有创新能力。
诸葛亮其人尽管后期决策定计过于谨慎,但总的来说并不循规蹈矩,因常袭故。书中描写,他在茅庐之中,便经常笑谈风月,抱膝长吟,自比管仲、乐毅,那姿态,那言谈,真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即使现代的中国国民,又有多少敢如此“狂妄”?!他不拘于儒学经典,鄙睨那经学博士,痛斥小人之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真是标新立异,离经叛道,他决策和导演的“草船借箭”、“空城计”、“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即司马懿)等等妙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千古绝作,是在特定环境中匠心独运的艺术创造!
我们赞赏和推祟诸葛亮等人的创造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是一个高层次管理者必需具备的重要能力。
创新是大树之秧,创新是鲜花之蕾
生物就是在新陈代谢中成长,企业只能在除旧创新中前进。创新才能领先,创新才能取胜,创新才能大步发展。对一个企业来说,产品需要不断更新,技术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方法要新,职工的知识要新,经营思想、经营领域、经营方法都不能囿于旧习。管理的决策正是为了达到这些新的目标。它是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对未来的预测做出来的,它要解决的是将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未来性。它虽有共同的规律可循,但总是面对特殊,面对未来,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抄袭照搬。在这里,普遍适用的方案是不存在的,固定不变的方案是解决不了具体问题的。因此,决策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就要求,决策者要有解决新问题、拿出新办法的使命感,敢于冒险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创造和开拓的强烈意识,冲破旧框框、走出新路子的勇气。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创新,要改革,就得不唯上,不唯书,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在别人不敢走的路上走出一条路来。
不唯上
诸葛亮臣服了西南后方的孟获等部落后,准备北上进取中原,但鉴于镇守雍、凉二州的司马懿深有谋略,成为难以对付的劲敌,便派人到魏城洛阳等地散布流言,声言司马懿欲反,魏主曹睿果然中了“反间”计,起了疑心,司马懿被收回兵权,削职为民,闲居宛城。于是诸葛亮率三十万大军,兵出祁山,一路上屡获胜利,夏侯楙、曹真先后被他击败,蜀军直指长安。曹睿不得不一面派人星夜到宛城召回司马懿,一面“御驾亲征”。这时,镇守魏国西南金城等地的原蜀将孟达和诸葛亮暗中取得了联系,准备乘曹睿不在洛阳之际起事,攻下洛阳。这个消息恰巧被司马懿获知。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鉴于往日魏主对父亲的猜忌,主张先写表章到长安奏明魏主,请到圣旨后再采取行动。司马懿认为:“孟达一举,两京休矣”,形势十分危急,时间刻不容缓,“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正中诸葛亮之计”。于是不避嫌疑,果断决策,星夜起兵,并且要求部队“一日要行二日路”。正当孟达庆幸“吾大事成矣”之际,司马父子的大军如自天而降,孟达措手不及,城破被杀。
不待圣旨而先动,这在《三国演义》中是破天荒的事情,可以说是司马氏的一大创举。它说明,一个优秀的决策者,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得失进退,一味消极地迎合和等待上司。上司的意见,往往只能规定一个大的方向,还需要进行艰苦细致的创造性贯彻落实。在有的时候,上司的意见可能不对,决策者只能把它作为信息的一种,必须经过自己的处理、筛选、加工。可见,懒于思考、奴性十足就难以创新。
不唯书
书本是前人和别人经验的总结。读书是为了增加知识和见识,提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是为了作茧自缚。因此,决策者必须根据实践对书本知识进行修正、补充、发展和创新,而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遇事念“本本”,决策看“条条”,活人做死人的奴隶,是不合格的决策者。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遗笑千古的反面教员,那便是马谡。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而且立下了军令状,以全家性命担保。临行之前,诸葛亮叮嘱再三,并制定了“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的正确决策,但自以为“素读兵书”的马谡,却教条主义地照搬。“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等书本知识,忽视了双方力量的对比,不顾地形水源等重要而具体的因素,违背诸葛亮的正确意见,拒绝王平的苦苦相劝,采取了在道旁孤山上立寨的错误主张,结果丢失了街亭这一咽喉要道,不仅葬送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一路战果,而且断绝了30万蜀军的退路,如果没有诸葛亮随机应变,意气自若,巧施“空城计”,诸葛亮及其诸将,庶几成了司马懿的俘虏。
要自信
美围有个心理学家认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你认为你能做什么事,你就能做。”此话虽然有些失之偏颇,但他强调积极的自我塑造,颇有见地。开启创新能力的第一步,是对于自己的创造能力充满信心。
要变革思维方式
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孤立的、线型的、一维的。它可能实现思维的小的延伸,但不能实现思维的突破。创新是一种突破。创新需要跳跃式思维的能力,它包括诸葛亮预设“锦囊妙计”式的纵向超前思维能力,诸葛亮集百家之长而又迈越百家的横向综合思维能力,还包括三维的、立体式的思维能力。
跳跃式思维是思维的突破和飞跃,表现为思维进程的超阶段,思维方式的多维和多层次,思维结果的新奇和水平。它象诗人的灵感一样,有时突然而至,有时戏剧性诞生,有时出现在朦胧的半睡眠状态,有时产生于从事其他活动期间,霎时把苦思冥想的诗人,带入一个豁然开朗的崭新境地。记得有个智力游戏,要求三刀把一块蛋糕切成八块。如果只在二维空间上横切竖切,充其量只能得到六块而已。这里需要的是三维思 考。只要从蛋糕的半截处拦腰一刀,问题便迎刃而解。许多棘手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这种思维能力,比如赵云使的“空营计”,诸葛亮用的“空城计”,无不是这种思维的结果。
发挥潜意识的作用
潜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动机、意图的源泉。意识有时会限制人的想象,压抑本能的冲动。而潜意识却暗中支配意识,从而可以加快达到预期的目标。
当你对某一问题迟迟思索不出答案时,不妨暂时转移一下思考的焦点。你可以去散散步,聊聊天,听听音乐,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神松弛,疲劳可以解除,新的思想萌芽便会重新油然而生。庞统扶醉坐公堂,“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不到半天,审断了百天案卷,李白酒后出佳句等,正是这种潜意识在发挥作用。当然,现代的管理者切不可食古不化,好酒废事,更不可有不劳而获、守株待兔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