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卷而泣叹王允








  记得小时侯听大人说起三国,说到王允巧设连环计,离间了大恶人董卓和猛将吕布,并成功除掉了董卓,心中不禁肃然起敬:好一个精忠报国、智勇双全的大英雄呀!但长大后有机会看了《三国志》、《后汉书》等史料以后,心中却产生了另外一种别样的思绪,对这个以前认为的大英雄是又爱又恨,一时都不知道怎样来看待这个当年的偶像,思前想后,不禁掩卷而泣,心中感慨:可怜的王允呀!
  王允(公元137年——公元192年),字子师,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官僚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驰射”,被同郡人郭林宗誉之为“王佐才也”。同许多官僚子弟一样,王允很早就投身仕途,史书上说他“年十九,为郡吏,时,小黄门晋阳赵津贪横放恣,为一县巨患,允讨捕杀之”。年轻人血气方刚,疾恶如仇,立显书生本色。经过几年的官场生涯,王允脱颖而出,后来升至豫州刺史,大将军何进欲诛宦官之时,特意召王允进行策划工作,请为从事中郎,转河南尹。献帝即位后,拜太仆,再迁守尚书令,初平元年(公元189年),代杨彪为司徒,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要说起来,后来被王允诛杀的董卓对王允还是很不错的。董卓掌权以后,“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卓亦推心,不生乖疑”,把王允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却不料王允早已看出了董卓的狼子野心,一直在想方设法除掉董卓。初平三年(公元 192年),王允利用董卓和其手下吕布的矛盾, 成功离间二人,分化了董卓集团,并把董卓推上了断头台。董卓被杀后,人心大快,士兵齐呼万岁,百姓载歌载舞,一时间,王允的威望达到顶峰。这一壮举,一直也后人所称颂,王允功不可没。
  不过,经过这场胜利以后,王允显然被冲昏了头脑,未能正确的判断当时的局势,自己拥有权利以后,也走上了董卓的老路,犯下一系列的错误,导致功败垂成。
  错误一:没有很好的处理内部关系。王允掌权以后,捕杀了很多曾经依附董卓的朝中大臣,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年也是在董卓的关照下才得以生存;著名学者蔡邕因为听到董卓被杀而叹息了几句,也被王允下狱身死,加上自恃功高,“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造成清流人士及士大夫集团强烈不满,“群下不甚附之”;对待在刺董期间立有大功而且握有兵权的吕布,王允也是非常轻视,“以剑客遇之”,也就是说根本不把吕布当一回事,气的吕布“既失意望,渐不相平”。如此一来,文臣武将都是离心离德,何以服众?
  错误二:不懂得笼络人心。面对董卓死后留下的大量财富,吕布就提出“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按说这是个正确的建议,对于稳定长安的局势有积极作用,但王允却不与采纳。
  错误三:毫无战略眼光,书生气十足。原本铲除了董卓以后,其手下李傕、、郭汜、樊稠、李蒙上表求赦,如果王允能正确的判断形势,赦免其四人的话,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或许能得到宝贵的喘息机会。而王允的回答是:“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心里只想着除恶务尽,逼的这四人起兵造反。在这个问题上,王允显得还不如他一向看不起的吕布。
  王允刚愎自用,又不讲策略,焉能不败?初平三年(公元 192年)九月,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率兵围攻长安,王允再一次不听吕布提出的撤出长安的正确建议,决心以死报国,终被李、郭所害,时年55岁,宗族老幼,尽被杀害,同时也制造了更大的社会动荡和政局混乱。老百姓陷入更大的浩劫之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能不说王允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王允,既有除乱臣于朝堂,缓危局于一时之壮举,又无挽狂澜于倾倒,救百姓于水火之伟略,他的的一生留给后人的只有无限的感慨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