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地名今所在








  三国地名今所在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米仓道: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