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奸雄和枭雄的退场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败死荆州,第二年改元延康(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了。一代将星和大政治家、大文学家陨落了。太子曹丕继了魏王之位,同时成为汉朝最后一名丞相。一朝天子一朝臣,中小地主势力再度遭到压抑,世家大族重新抬头,原来不上不下,不掌实权的陈群、华歆、王朗等人开始大展拳脚。
  陈群破坏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定“九品官人法”,即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品评人物,向朝廷输送后备官员。因为各地中正官主要都控制在世家大族手中,所以中小地主阶层再难出头,开后来晋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的糟糕政治制度之先河。
  七月,刘备部将孟达因为遭到排挤,以房陵、上庸、西城三郡降魏。曹丕很喜欢孟达,引为心腹。十月,曹丕终于代汉自立,是为魏文帝,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其实曹操自己没有称帝,终其一身,不过魏王而已。曹丕定都雒阳,因为要以水德代替汉朝的火德,所以改其名为“洛阳”。
  关于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争,人艺有一部话剧《天之骄子》,演绎得非常有意思,也有深度。顾威扮曹操,谭宗尧扮曹丕,濮存昕扮曹植。戏一开始,就是曹操责问曹植:“前些日子我考察你们兄弟,派你们出京公干,却故意叫门吏不要放行。结果你哥哥灰溜溜回来了,你却斩了门吏,抢出门去,很有魄力啊。究竟是你自己的主意呢,还是有人教你的?”曹植一口咬定是自己的主意。就在这个时候,护军来报:“杨修已经伏法!”曹植吓得趴在地上,赶紧承认,确实是杨修教他的。曹操叹了一口气:“你为什么不一口咬定是自己的主意呢?以诚信为人,是为君子;以诚信为帝王,是蠢驴!”于是下诏,立曹丕为嗣。
  等曹操去世,曹丕上台,立刻大肆迫害众兄弟,把他们赶去封国,派人监视,还不许随便来往。曹彰偷着去找曹植,劝他造反夺位,曹植还在犹豫,曹丕征孙权到了他的领地,曹彰赶紧逃走。
  曹丕看到兄弟的悲凉境况,也不由得鼻子发酸。两人各叙别情,曹丕说:“你以为天子这么好当吗?我现在一首诗也写不出来了啊!”于是抱头痛哭,曹植为自己误会了兄长而内疚不已。正在这个时候,探马来报,孙权出了濡须口,曹丕马上要御驾亲征。曹植劝他:“西蜀诸葛亮才是心服之患,应该先平西蜀。”曹丕不听,一意要先灭孙权,被劝急了,摆下一句话:“你懂什么?!争夺天下的权柄,你还是个雏儿!”掉头就走。
  曹植写了一封长信,不但向兄长道歉,还把曹彰的阴谋一股脑托出,最后取出曹操送给他的宝刀,要上京献刀,为国家再做贡献。来到洛阳,正赶上曹丕带伤败回。曹丕心情本来已经不好了,又听说到处谣传他已经死了,邺下的老臣要拥立曹植继位,并且皇后甄氏似乎也和曹植不干不净。一怒之下,赐死甄氏,鸩杀曹彰(历史上的曹彰是在上京朝见时病死的)。曹植这时候来献刀,曹丕冷笑:“我记得父亲当年也给董卓献过刀……”
  于是欲杀曹植,多亏卞太后阻拦,才命令曹植七步成诗,做得出来就放他走,做不出来就杀头。这就是文学史上有名的《七步诗》的故事。关于《七步诗》,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另一个版本是:“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这诗,也感到悲伤,就把曹植给放了。
  话剧的最后一幕,最为出彩。描写的是曹植去向曹操的阴魂哭诉兄长如何迫害他。曹操找来曹丕质问,曹丕辩解说:“我怎么会迫害兄弟呢?我不过是想磨练他而已。”曹操和曹植一起骂:“撒谎!你以为七步成诗这么简单吗?你也做一首试试!”没想到曹丕真的能做,大意是:“豆杆在锅下烧,最终化为青烟;豆子在锅里煮,最后却端上祭台。各人有各人合适的位置,何必要悲伤呢?”曹植服了,曹操也说:“你比我厉害,我不过逼逼袁家兄弟,你却能威逼汉天子。”曹丕潇洒地做了个手势:“不,父亲,那叫——禅让!”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败死荆州,第二年中华三国联盟之三国志黄巾风云曹操去世,大厦倾倒,魏的各地又差点一塌糊涂,连大将臧霸都以为天下将乱,带着青州兵擅自脱离防区。曹丕即位后,派曹休去安抚臧霸,然后逮机会夺了他的兵权。曹丕定都洛阳,改元黄初,开始大造宫室,糜费无度。经费不够,就复兴汉代的五铢钱(曾被董卓废除),第二年因为谷价太高,又把它废了,结果闹得财政混乱,好几年才重新恢复过来。作为皇帝,曹丕算是中等水准,可是因为有他老爹曹操高明的施政手腕拦在前面,大家都说他是个倒退者,无能者。
  孙权得罪了刘备,倚为栋梁的都督吕蒙不久又病死了,自然不敢趁这个大好时机北伐。他还把统治中心迁到武昌,摆明了怕刘备来打,要死保荆州。刘备呢?一听说汉献帝被废,他就着急自己称皇帝,名义上是延续汉统。有人劝刘备别这样干,会失去天下的人心,刘备不但不听,还把上书人宰了。据说从此以后,再没有中原的读书人因为缅怀汉朝而逃到蜀中去。
  刘备皇帝位子终于坐上了,大封功臣以后,就准备发兵东征,为关羽报仇。臣子们都劝说曹魏才是国贼,伐魏是正,征吴是偏,可是刘备腰杆硬了,就是不听。当年七月,车骑将军张飞被部下刺杀,首级送去了东吴,刘备更气了,誓灭孙权——我想他是把从借荆州开始的所有怨恨,都攒到一块了吧。
  刘备水陆联军,传说七十五万(太夸张了吧),其实不过二十万,沿江东下,势如破竹,进到秭归。孙权慌了,赶紧把杀张飞的降将献出,并且答应交还荆州,称臣于蜀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本来这是一个稳妥台阶,大可见好就收的,可刘备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就是不退兵。孙权没有办法,只好拜陆逊为都督,统军五万,以御刘备。
  陆逊本名陆议,是江南的本地大家族出身。演义上说他是青年书生,可实际这时候,他已经四十三岁了。当然,比起刘备来他还是很嫩的,所以刘备看不起他,继续前进,从巫峡一直连营到彝陵,在这里和陆逊相持,屡出挑战,而陆逊不应。
  这是第二年的夏天,距离刘备离开成都,已经快一年了,师老兵疲,物资消耗无数,傻瓜也看得出来战局即将扭转。可是刘备偏偏仍在自满昏乱状态中钻不出来。闰六月,陆逊于猇亭火烧连营,大破刘备。蜀将张南、冯习,以及蛮王沙摩柯都战死,杜路、刘宁投降。刘备逃上马鞍山,被陆逊重重包围,杀死万余人,尸体落下长江,江水几乎都被塞断!多亏当初进兵时沿路设置的驿卒焚烧铠甲物资,拦住吴兵去路,刘备才终于凄凄惨惨逃到白帝城。
  汉末三国时代三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赤壁、彝陵,要算这最后一仗中的刘备,败得最惨。陆军几乎全灭还则罢了,水军被吴兵阻隔,无法增援也无法回国,总帅黄权反复权衡,只好全军北投曹魏。曹丕这个高兴啊,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美事,立刻挥师南下,想要混水摸鱼,结果被陆逊等及时拦住,无功而返。
  纵横天下一辈子的枭雄刘备终于到了他的弥留状态。他一则没脸再回蜀地,二则怕东吴趁虚而入,所以率领残兵镇在白帝城,度过了坎坷人生的最后一年。孙权虽然战胜,可是看到刘备这种不依不饶的姿态,反而遣使修好——刘备这次不再死不让步了。
  第二年四月,刘备死在白帝,临终传位于太子刘禅,而以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托孤辅政大臣。就和曹操去世的时候一样,蜀汉也乱了起来,汉嘉太守黄元举兵拒守,才被平定,益州郡豪强雍闿就流放太守张裔,煽动孟获等少数民族首领造反,牂牁太守朱褒和越巂夷王高定也响应雍闿,称臣于吴。
  为了稳住局面,汉相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正赶上曹丕一回不成来两回,反复攻打江东,于是孙权干脆断绝与魏的往来,称臣于汉。到了建兴三年,也就是刘备死后第三年,诸葛亮发兵平定南中,击斩雍闿、高定,收服了孟获,蜀汉第二代政权才算基本稳定了下来。
  第二年,当上皇帝不过六年的曹丕死掉了。这些年他一点没有安生,彝陵大战后,几乎每年都要攻打一次东吴,可惜他的政治才能可能接近父亲的一半,军事才能却一成都没有,全都无功而还。他死的时候,命年青的太子曹睿继位,以曹真、陈群和司马懿辅政。当年值得一提的事情还有,吴交州刺史吕岱派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出使扶南,也就是今天的柬埔寨。
  天下局势,反复变动,终于暂时又回归了稳固的鼎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