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现代名家写作掌故

作者:赵国泰




  上纪六十年代某夏,杨朔避暑北戴河,所居地乃文学界休养所。管理员老赵是个纯朴勤劳的“园艺家”,杨甚钦服之。一次,老赵从桃树的折枝上摘下大桃一枚,亲热地贻与杨氏。但见此桃红扑扑、水灵灵,杨将其视作爱物,乃盛于一只盆中,幽默地问老赵:“是不是从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偷来的?”老赵憨直地分辩:“哪能是偷的?那是咱自己树上长的,一点不假。”犹警杨氏,那桃是个吃物,而非玩物,得赶快吃掉。杨氏不以为然,称:“这是你创造出来的艺术品,怎能忍心毁掉!”老赵迷惘不解,憨厚地摇着头。
  1956年10月14日,沪上举行鲁迅灵柩迁葬仪式。新华社通讯中有一细节云:一阵风来,把覆盖在灵柩上的“民族魂”大旗卷起一角,“许广平取下戴在胸前的一朵米色水钻扣花,把旗子牢牢扣住。这朵扣花是……苏联妇女反法西斯委员会赠送(给她)的礼品。当灵柩带着这朵扣花徐徐落入墓穴的时候,许广平的泪珠流出了眼眶。”有学者评此细节写得很成功,很有意义,而且动人。至于这一现场材料之获致,又殊非易事。当时仪式上万头攒动,前推后拥,秩序有点乱,颇不易活动开。记者正是在那种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敏锐而精细地抓住了细微又传神的特点,佳构缘此而成。
  1942年,历史剧《屈原》在渝上演,作者郭沫若亦于台前观看。迨至第五幕时,宋玉将去屈原而他附,婵娟斥之曰:“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听后,觉得不对味,意欲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上“无耻的”三字,以示强化,并就此征询于从业者。扮演钓者的张逸生适在化妆,这时插嘴道:“‘你是’不如‘你这’,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郭闻言大喜,奉之为一字师。是处改动,果奏奇效。
  黄秋耘,散文名家。在谈论作家做札记的益处时,援以故实云:当俄国文豪契诃夫死去不过十年之期,朋友们已经在争论他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了。由此说明:生活有如飞鸟,稍纵即逝,记忆力往往是靠不住的。作家必须将自己亲历中有可能成为创作素材者,及时捕定,形诸札记,积贮起来,以俟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