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割草的孩子
作者:修祥明
今日放学晚,孩子没顾得写作业。一泡尿现在还憋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放学晚是因为有几个同学没背过小九九。一三得三……其实,他也没有背过。如果老师让他背,照样也是站在教室里竖棍儿,照样也要挨老师的克。三四一十六。孩子赤着脚,光着脊梁,只穿条紧紧巴巴的短裤头。紧走慢走,不对,三四一十二,四四才是一十六。路口,有洗完衣裳的大嬷和婶子脚前脚后地往家走。娘说,上学就该知道要好了,一五得五……一只蚂蚱从路当中飞到路边的草阡上。蚂蚱太小,像个土蚱似的,一见火就糊了,不值得烧着吃,喂鸡还差不多。河套里没有人。只有清清的流水和两侧密密的青草泊在阳光里。搁下筐子,孩子掏出小鸡,尿水就哗哗地喷出来。一六得六。一只大蚂蚱被尿水惊起,像一架直升机一样往远处飞了去。蚂蚱在一块割过草的地方落下来。二六一十二。这个蚂蚱好多籽儿,烧烧吃才香哩。尿水还在突突地喷射着。三六一十八。离蚂蚱十几步远的地方,拴着一只羊。羊吃饱了草,两面的肚子鼓胀着,像驮着半袋子粮食。羊,你千万别动呀,动了就把蚂蚱吓飞了。撒完尿,孩子舒服地打了个激灵。四六二十四。孩子朝蚂蚱扑了去。羊叫了一声,蚂蚱仍像直升机一样飞走了,啪啪的翅音像打竹板似的。蚂蚱落在一片高高的草丛里。羊用角顶了顶孩子的腿。他蹑手蹑脚地朝草丛走过去。五六三十。瞅准了,一巴掌落下去,像大拇指一样大的蚂蚱被孩子捉到了。不过,他的手上扎上一个大蒺藜。六六三十六。
摘去蒺藜,把蚂蚱串到一根蒲公英的长梗上,孩子回到筐子旁刷刷地割开了草。一七得七。……老师说,谁学习好让谁当班长。当班长多棒呀!站队和上课全班同学都听班长的口令。草又嫩又绿,像割韭菜似的。哟,两只蚂蚱在一起压摞呢。这遭没费力,孩子像摘一个豌豆荚那么容易,或者说是把两只蚂蚱拾到手里来的。七七四十九。将两只蚂蚱拆开来,掐去腿儿,摘去翅儿,孩子没顾得往蒲公英上串,而是别到两个耳朵上,那样子,像木匠一个耳朵别着一支铅笔似的。
日头还有半个屋山那么高了,天上有几片云。云让日光照得透亮透亮,有的像绵羊,有的像大白鹅。风是小北风。绵羊和大白鹅就慢悠悠地往南走。一八得八……河套里的羊拖着长音叫起来:咩—咩—咩,就像村头的孩子叫爹似的:爹—爹—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中餐的餐太难写了,今晚上不困觉也要把这个字和小九九写熟练和背过。当上班长的话,爹和娘也跟着沾光哩。嘿,又是一只大蚂蚱。也是带籽的。一群大雁飞了来。大雁摆成人字形,嘎嘎地叫着往南飞。雁,雁,摆屋山头,回家见你亲大舅;雁,雁,摆瓦碴,回家见你亲妈妈;雁,雁,摆人字,回家见你亲大姨。一九得九。见了雁,娘就教他背这句顺口溜。记事的时候他就背得滚瓜烂熟了。雁果真随着他的喊声变换着阵势往南飞。
那些云彩快飘到天边了。天有过边吗?二九一十八。河里的鱼借着暗影,打着漂儿往下游窜。三九二十七……这句顺口溜能写进课本就好了,老师一定会夸他背得顺溜。鱼晚上困觉吗?困着了,不能叫水呛着吗?蜻蜓们在河面上不时地碰一点水喝。羊的叫声更急了。大雁的叫声远了去。八九七十二。割倒的草能装满筐子了。孩子一扎扎地往筐子里装起来。
村里,家家的烟囱冒着烟。烟直直地,就像牲畜竖起的尾巴似的。每一栋房屋像一头牲畜走在暖暖的暮色里。娘说晚上烙锅饼吃。这些蚂蚱烧烧能吃个半饱哩。当然,让爹和娘也要吃一只。日头磕着地皮了。日头像个割开的红瓤西瓜哩。不,更像一个又大又鲜的鸟蛋儿,是那群大雁下的吧?大雁飞到那堆云彩里。孩子挎着满满一筐子草走上河沿来。他手中的那串蚂蚱,像支小鞭似的。
舒心包厢指南
这篇小文,用的是意识流的手法,也就是将一个割草的孩子的心理活动,原封不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一心多用,边背乘法口诀,边瞄瞄路边的事情,看看羊、蚂蚱什么的出神,然后又把心收回来接着背口诀,可不一会儿又分了心。就是这样,走走、玩玩、背背、看看,没有一心一意的集中和紧张,有的只是三心二意的放松和随意。当然,我可不是夸奖三心二意,但是在学校的紧张学习后,有这么一段三心二意的归途,不是最舒心的休息吗?
——羊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