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切题是作文高分的底线

作者:马新民




  切题永远是考试作文的第一要求,也是作文得高分的前提保证,因此审题自然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视。随着考试作文改革的深入,有人提出作文要“淡化审题”。客观地讲,近年高考与中考的审题难度都降低了,尤其是中考更是如此,但这并非意味着考场作文审题不再那么重要。能不能准确地对应题目的要求来行文,依然是阅卷赋分的重要标尺,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就作文阅卷的实际来看,高考基础等级“内容”部分一般分为四等,每一等的首句断语分别为“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虽然很多地区采用内容和表达分开评等的办法限制了过分强调立意与审题的倾向,但对考场上大量的语言平平的作文而言,对题意的把握依然是文章能进入哪一档的重要标准。这几年的话题作文每年都有作文内容离题,重判20分左右的。中考虽然在命题时尽量考虑不设置审题障碍,但阅卷时依然会关注是否切题。在阅卷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改审题而不是改文章”的倾向依然存在。
  在近年来的作文教学领域,个性与创新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方向,遗憾的是不少考生误将追求写作个性理解为随性发挥,忽视了题目限定下的共性与规则。上海高考阅卷作文中心组负责人周宏在一次访谈中说:“确有考生因为观点的创新导致得分低于自己的预期,甚至由此引发过媒体和社会的关注。所以,有必要探究一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笔者曾阅读了相当一批此类高考作文,结论是,得低分而与众不同的作文(姑且称之为“创新作文”)有共同特点,那就是读者难以理解其新鲜说法从何而来,和话题有何联系。试想,笔者用较长时间都读不懂你的意思,要阅卷教师在短时间内读懂,未免强人所难。”
  是阅卷教师不认真吗?众所周知,参加阅卷的教师都是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而且不少是第一线的中学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切的理解和感情以及油然而生的责任感。没有对考生作文的整体把握和了解,他们不会随意打分,尤其是打低分。所以,问题往往还是出在作文本身。分析表明,此类作文可分成两种,一种观点与题目有联系,审题没错,但论述说明或单薄或片面或生涩或武断;一种思维跳跃,全文找不出观点和原题目(或话题)的关系,仿佛在写另一篇作文。这样的作文如何肯定和鼓励你的“创新”?套用一句歌词:“你的情意我永远不懂!”
  考试其实通篇都是在回答问题,作文当然也不例外,不管选择什么文体来作文,文章都要对作文题目或明确或潜藏的问题或理性或形象地做一个明确的回答。也就是要养成在下笔前先用一句话来回答话题的问题从而明确提出观点的习惯。文章的立意行文要与题目的要求保持一致,一般不宜标新立异,更不可与之对立。如高考作文中就出现过“答案是唯一的,不可能丰富多彩”这样的立意,偏要和命题人“打架”,自然惨遭打压。
  所以,请你在构思行文时要时时想着题目和阅卷人,问一问“我是在紧扣题目行文吗”或“我这样说他们会误会吗”,如果自觉观点有创新但与题目要求不一致时,就应该反省斟酌,反复思考,以使他人心悦诚服为成功标志。如果短时间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老老实实去写平稳充实的作文。
  “仿佛在写另一篇作文”确实是考试作文之大忌,建议我们的同学不要只是抱怨考试的不公,用平和的心态去研究一下下面两篇作文,相信对我们会有所启示。
  甲文:
  
  人情与季节
  费滢滢
  
  (一)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
  
  (二)元宵
  按照惯例,今年的元宵节我点灯到院子里走一圈。看不见和我一样点灯的人,整个院子只我一盏孤独的灯在走。又因为下雨,灯光明明灭灭,显得格外微弱。回到家,电视里在说,今年夫子庙的灯市也由于雨而变得冷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是欧阳修笔下的元宵。现在,人们宁愿呆在家里,连饭后的元宵也是草草了事,这样,他们也就忽视了这个在古人眼里相当热闹、便于交际的节日。
  
  (三)重阳
  看过一个挺感人的故事,一位母亲病了,女儿到医院探望她,在路上想起今天是重阳,于是买了糕,糕也有登高之意,是避免灾病,是吉利的象征。糕上还插着小旗,也有辟邪的意思。后来母亲病好了,那碟糕也就一直放在那儿,没舍得吃。其实这是件小事,但里面的感情却令人动容,这样的感情,也使节日的意义更加突出,让我们知道,节日的形式其实是浓厚感情积累的结果,人们的真心祈愿,是节日的全部内容。
  
  (四)冬至
  冬至这个名字我格外喜欢,每次我默念,都有如老朋友来拜访时,听他们的脚步来到门口的幸福感觉。在古代,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都会和大臣们祭天。而老百姓在这一天会怀念老友,回忆过去。这是个温暖的节日。但当这一天,我到学校,问同学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们的表情都很冷漠,他们并不关心,也不在乎哪个节日在哪天。
  我想,人们是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但更可怕的是,对感情的淡漠,对人情的疏远,使我们丧失了感知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细小事物的能力。
  乙文:
  
  情与理的抉择
  
  常常听到长辈们说:“中国是个人情大国,走到哪儿都要或多或少讲点人情。”
  诚然,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人治”时代,重人情轻道理的观念根深蒂固。也许正因为这样,重人情千百年来逐步形成了一种人的文化、社会的文化,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文化。皇帝君主身边有宠臣,父母膝下有宠儿爱女,感情的亲疏,确实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一个人的待人接物的态度。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身边亲近的人,当然也是最可信赖的人,这的确无可厚非。记得在看一部电影时听到这样一句对白:“中国人和洋鬼子有什么不同?就是中国人有人情味!”这句话我记忆犹新,我常常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体味人情味这种炎黄子孙特有的文化而自豪。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的增多,我对“人情重于道理”,“不讲人情处处难行”这些看似实在的论断产生了怀疑。社会上充满了情与理的抉择,我们应该怎样去作出判断?是讲人情,还是重道理?我深切感受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感情亲疏不应该继续成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信奉道理在我这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眼中应当是高于一切的。
  最近湖南省掀起了向郑培民学习的活动,有记者专门采访了他的家人,其中,他儿子的一番话令我深有感触。他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想过靠父亲的职位去帮助自己什么,走进社会后也没想过要靠关系,因为我知道一到父亲这一关,我肯定是过不了的。”感情亲疏,并没影响郑培民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踏实勤恳、无私奉献。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
  尽管中国有悠久的人情大国的历史,但我坚信,感情亲疏将不会成为我们新一代接班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
  情与理,并不难作出抉择。虽然把“重人情轻道理”变为“道理高于人情”这条路十分漫长,也将会十分难行,但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翁的我们,拥有决心,拥有魄力,必定会将这条真理之路走阔、走好!
  这两篇作文都是2003年高考考场作文,如果仅就文而言,甲乙的水平差异是明显的,甲文立意深刻、语言优美,小作者本人是2002年参加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金奖得主,其获奖作品《平台》还被选入高中语文读本。她平时的很多习作多是学校的范文,曾出版过多本散文集。而乙文立意结构语言都无过人之处,作者本人显然也没有什么文学才华可言。但是甲乙两文的得分却与他们表现出来的写作才华恰成反比,甲文只得了25分,惨遭滑铁卢,乙文高达59分,大胜而还。
  那么,这个看似很不合理的分数的赋分依据是什么呢?关于甲文,江苏高考阅卷语文学科组组长何永康撰文说,费滢滢作文的基本立意落在“对感情的淡漠”和“对人情的疏远”上,她强调的是“人们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而不是“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偏离了题意。而乙文,被评定为议论文一等卷,阅卷场评语是:①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②语言流畅,无语病,符合议论文文体要求。看来,这两个看似完全失衡的赋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在起作用,这个杠杆就是文章是否切题。
  关于甲文到底有没有离题,教育界内外都有很多争论,从高考作文题目来看,“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命题者明确提出来的两个设问。设问的要义在“亲疏远近”和“正误深浅”之间。如果没这样设问,单单给了一则寓言,这篇文章可以给满分。但设了这两个问。费滢滢的文章和这两个设问基本上没有关系。打不及格从游戏规则上看当然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从这两篇文章的得分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是否切题是阅卷人界定赋分档次的重要标尺,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标尺。切题与否,真的是考试作文的生命线,我们的作文备考,万万不可忽视了审题方法和切题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