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何其芳关注的是内心

作者:喻天望




  何其芳早期的诗歌《秋天》描写了三幅画面,可以分别概括为“农家秋乐图”、“渔船秋戏图”、“牧女秋思图”,由外景到内景,表现了秋天的美意和诗情。对于此诗的写作意图,一般老师都认为是微讽现实。之所以如此,因为在《教师用书》的作者介绍部分,教材编者选用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1992年版)的有关内容,称何其芳“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其实,拿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解读何其芳早年的创作必然是一种误读。当年,年轻的诗人根本不在意自己的作品是否反映了现实,像《秋天》这样的诗歌不是来自对现实的观照,而是来自诗人内心。他自己就说过这样的话,“我倾听着一些飘忽的心灵语言,捕捉着一些在刹那间闪出金光的意向”,“最大的快乐或酸辛在于一个崭新的文字建筑的完成或失败”,“我惊讶,玩味,而且沉迷于文字的彩色、图案典故的组织,含意的幽深和丰富”。
  何其芳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以后接受了新的文艺思想,决心自我改造,面对现实,诗风文风发生很大转变,他甚至讲了很多否定自己早期诗歌创作的话。这也从侧面说明,他早期的作品多来自于心灵,而非对现实的观照。
  
  作者系广东深圳市松岗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