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对比趣话

作者:向婷婷




  对比,又叫“对照”。指的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突显事物特征。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反或者相对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也可以使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一般来说,运用对比手法,能够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加明确地表达出来,从而也让读者有深刻印象。
  从时下电视广告语言中,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对比修辞的妙处。西泠空调在《文汇报》头版所做的广告,其语言就很有创意性。整个版面以粗大的黑体字写上“今年夏天最冷的热门新闻”、“西泠冷气全面启动”,并只附有一幅西泠空调的图片。“最冷的热门新闻”这句广告语,将“冷”与“热”这一对矛盾形容词并置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冷”是指西泠空调的制冷性能卓越,并且契合广告当时的季节——冬季;“热”是指西泠空调的上市将会引起社会的注目,从而引起热销。再比如白加黑感冒药的广告语“一天两片,治疗感冒,黑白分明”,也是用“黑”与“白”这一组矛盾形容词,将此种感冒药的功能、特性以及使用方法涵盖其中:“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由于该感冒药首创白天与黑夜分别服用的概念,而且由于这句广告语很有创意,因而在各类感冒药中脱颖而出。
  还有一些广告语如:“皮张之厚,无以复加;利润之薄,无以复减。”(某皮鞋广告)“厚”与“薄”,“无以复加”与“无以复减”对举。又如:“秤虽小掌管人间烟火,店不大有关国计民生。”(某秤店广告)“虽小”与“不大”对举。再如:“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某眼镜店广告)“悬将小日月”与“照彻大乾坤”形式上是反义,但结合产品来理解,其实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眼镜的作用。这样既取得了对比性说明和映衬效果,又赋予了广告幽默感和生动性,使消费者在发出微笑的同时,接受了广告宣传的产品。这则广告语达到了广告内容与广告手段、语言修辞内容与修辞手段的完美统一。
  在中国古籍中也有很多对比修辞的例子,《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论语》中也常常拿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例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有善也有恶,有美也有丑,有好也有坏,整个世界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对比的手法去客观展示现实,而实际上包含了自己的态度,例如流传下来的谚语中则广泛地用到了这一修辞手法: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2)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
  (3)越是有知识的人,不懂的东西越多;越是无知的人,偏偏认为啥都知道。
  (4)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雄鹰展翅冲霄汉,家雀蜷身恋屋檐。
  在谚语中,通常通过对比手法使得对立的两面更加突出,例句中的“虚心的人”和“骄傲的人”、“光说不干”和“又说又干”两种状态、“有知识的人”和“无知的人”、“娘想儿”和“儿想娘”、“树”和“人”、“雄鹰”和“家雀”等等,在对比中彼此对立统一的关系尤为鲜明。
  对比修辞还常见于篇章结构中,我们熟悉的一些寓言故事和经典小说,用对比手法塑造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和薛宝钗、曹操和刘备、孙悟空与猪八戒等等,这样就能使彼此相互映衬,人物形象也能深入人心。
  (7)有那么三个人,共同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他们可也正像你说的呢:各人有各人的作风。
  那第一个人,喜欢爬一步回头看一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当看重自己的成绩,所以他随时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已经爬到什么地方了。这样,他爬了一段,觉得的确已经很高了,心里想道:“大概离山顶也差不多了吧。”就仰起头来向上看看,可是山顶简直看都还看不见呢。这个人忽然觉得很无聊,好像自己是在做些毫无意思的事情。他说:“我爬了这半天,还是在山脚,那么我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呀?既然如此,我又爬它干什么!不如及早回头吧。”所以他就回头下山了。
  那第二个人,可是一口气就爬到了半山。这真是不容易的,不但别人羡慕他,就是他自己也有点惊讶自己会爬得这样快。所以他就坐了下来,向下半山看看,也向上半山看看,心里着实有些满意。他说:“乖乖,老子一下子就爬到了半山!总还算得不错吧。然而老子已经爬得这样多了,也够辛苦的。说到功绩,老子自估了一下,也不能算少。那么,这以后的一半山,老子就是要你们用小轿子来抬,也不算过份吧。这点资格,老子是应该有的。”这话并非开玩笑,他是真的这样想,并且这样做了,所以他老坐着休息,等人家用小轿子去抬了他上山顶。可惜的是,似乎并未有人去抬他。假如他自己没有上山去或下山来,也许他今天都还坐在那儿等呢。
  只有那第三个人,似乎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大概因为他是平常人,他觉得爬山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艰难,而以为别人能够爬,他也就能够爬,所以不必把自己看得一无用处,也不必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地了不起。这样,我们看见,他只是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那山顶。而最后,他可真的爬上了山顶了。
  (《中国寓言故事》)
  
  上面的例子都非常明显地用到了对比修辞,例(7)中的三个人,分别代表了三种人生态度,而把他们放在一起对比,最后说明了做人要踏实和坚持到底的道理。如果这则寓言不用对比的手法,而仅仅只是说明做人踏实是如何如何必要,教育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精神的话,估计效果并不好。而在简单的对比中,我们能很快地判断出,究竟怎样才是可取的,教育的目的就更容易实现。
  我们还能见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对比修辞,例如我们常说“人老心不老”,将一虚一实的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效果更为突出。
  (8)惜春冷笑道:“我虽年轻,这话却不年轻。”(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9)“他的眼睛有点近视,是么?”
  “他眼睛近视,思想可不近视。”(周立波《山乡巨变》)
  在以上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这话却不年轻”、“思想可不近视”等其中隐含了比喻修辞。而将“人的年轻”与“话的年轻”、“眼睛近视”和“思想近视”进行对比,让人眼前一亮,人物话语显得活泼了不少。
  运用“对比法”来写对联,亦算常见。例如郭沫若少年时,有次和其他同学们一起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教书先生评理,先生马上追问学生,没一个人承认。气急之下,先生出了一句责骂、挖苦学生的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说,如有人对上了下联,统统免罚。郭沫若思索片刻,站起来说:“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又惊又喜,拍案叫绝,原本一肚子怒火也烟消云散,全体学生跟着沾光免了责罚。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昨日偷桃”与“他年攀桂”相对比,而“必定有我”又巧妙地回答了“不知是谁”,这副对联说明不同的时代,将有不同的作为。
  事物的好与坏,是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使人们取得正确的认识,或加深人们的认识,就要凸出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可见,运用对比修辞,将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凸现作者意图,使观点更加明朗和清晰,能够加强交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