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三点导读

作者:柯 极




  美点赏析
  
  这篇小小说,有三大看点。
  文题如敲警钟。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手段。罗曼·罗兰说:“我创新,所以我存在。”这篇被收入《中国微型小说精选》的文章,在有关创新的问题上,给广大读者敲响了警钟:什么才是真正的创新?我们曾经怎样对待创新?我们正在如何实施创新?我们该怎样引导并激励创新?面对创新,无论是在社会大课堂,还是在学校小课堂,甚至在家庭微型课堂,许多人似乎还是“孩子”。
  开篇戏味十足。作者寓庄于谐,在“我”的家庭微型课堂上,导演了一场小小的“创新”戏。你瞧,开篇就是戏。5岁的外甥来我家玩,9岁的儿子要我放VCD碟片给他们看。于是“宇宙大战”在电视里上演,却只闻其声,不见其形。5岁的外甥竟然因此“怒”从心头起,“恶”向乳牙生,让我的屁股经历了第一次“恐惧”接触。于是我一个劲地与外甥“谈判”。正当山重水尽时,9岁的儿子从客厅匆匆跑来告诉我:“好了,好了!有影了!”儿子无心插柳,恰是柳暗花明。这是地道儿戏,甜得单纯。
  结尾意味深长。儿子第一次“捣弄”成功,妻子“十分兴奋”,我“震动很大”,“郑重其事”地给儿子发奖,并制定出阶段性奖励计划;儿子第二次捣弄成功,奖金翻番,再转个弯;儿子第三次捣弄成功,我奖给儿子的是狠狠的两巴掌,外加一道禁令:“从今往后,不准再搞创新,从今天起,原先的奖励办法取消!” 这是反常“儿戏”,五味杂陈。文章以“喜”起,以“忧”收,引着你联想我们这片热土上的不断上演的素质教育闹剧。对此,我们不禁思绪万千。试问:儿子的“创新”到底有多少含金量?物质刺激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我们和创新到底发生了多少误会?在中国,在小皇帝、小公主大批量生产的当今,有多少父母亲正在以爱护的名义,粗暴甚至专制地规定着孩子的未来?我们该如何进行生命教育?这些父母亲是不是在素质教育之风劲吹下,集体性地患上了创新焦虑症?《恐惧创新》的张力怕是就在这里。
  
  难点指津
  
  本文作者在选材和立意上是下了“狠”功夫的。作者单选“家庭希望工程”题材,单是在家用电器的输入和输出上做文章,大约是在期望广大读者通过对创新“家情”的观照,进而去透视我们的创新“国情”。
  君不见,作者的“恐惧”建立在“输入”、“输出”两个关键词上。请看“创新”情节:第一次,儿子因急于看电视,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是将VCD的输出线拔出后重新试插了几次,于是宇宙大战碟片画面在电视屏幕上立即呈现;第二次,儿子将有线电视的传输线插头,从墙上TV插孔拔下后,插入FM插孔时,电视画面就正常了,于是,电磁波干扰被消除了;第三次,儿子颇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气概,胡弄一阵之后,将电脑输入线从墙壁上拔下,忽地将其插入220伏电源线的插孔内……其结果让我心惊肉跳,即便电脑一切正常了。就电视机和电脑这种科技产品的日常使用而言,输入或输入选择正确,输出自然正常;输入或输入选择错误,输出就会受阻,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但是,一旦具体到观念的“输入”,我们就绝对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捣弄”。行动的源头是观念。无论是对孩子而言,还是对成人而言,无论是对现在而言,还是对未来而言,观念的“输入”决定着“输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以及个体行为习惯和群体行为习惯,这决定着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轨迹。不幸的是,“我和妻子”给孩子“输入”的是假创新观念,并以物质刺激的方式来强化孩子的“创新”行为。
  在某种程度上,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取决于构成这个国家的细胞——每一个家庭的物质生产效益和精神生产效率。换一种说法,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往往是“父亲”或“母亲”的竞争。这真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考点训练
  
  1. 作者为什么要在行文中给创新打上引号?
  2. 文章第11段有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3. 请说说文中“输入”和“输出”的深层含义。
  
  附:参考答案
  1. 既表否定,又表肯定。儿子的“创新”只是“儿戏”而已。但是,儿子的行为又表现出创造性个性的明显特征。
  2. 病句:我家的电脑因被病毒感染而瘫痪了。修改:我家的电脑因感染病毒而瘫痪了。
  3. 见难点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