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三点导读
作者:张 玲
像马国福的大多数作品那样,真诚、朴实、温情、隽永,是这篇散文的特点。
一看到这篇文章,就让我想起去年彼得·杰克逊的电影巨作《金刚》。毫无疑问,这部电影用神秘的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套住了每一个观众的心。也有人在那儿摇头,说这是纯粹的幻想,幻想人类和动物拉近距离。如果说《金刚》是超现实的幻想,那么马国福的《一只驻足在我梦境里的羊》在描述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幻想,来得真实而自然。
说到感情,难免让人有很多的感慨。感情是神秘的,无常的,不可捉摸的,甚至是不可靠的,何况是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呢?可它往往真实得让你不容置疑,总在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打动你,然后让你需要它,离不开它。“老羊从不远离我”,“吃完了便伸出舌头,舔我的手掌”,“老羊吃一会儿,然后抬头看着我,咩咩叫上一两声,似乎在表达某种谢意”,“而老羊却像个忠实的侍卫跟在我后面,我走它也走,我跑它也跑,我停它也停”。老羊的这些表现让人想起依恋妈妈的孩子,它哪里是只畜生?如果读者还心生疑虑,那么接下来的两件事会让你消除疑虑。“老羊焦急寻找小主人”和“老羊奋起帮助小主人”描述细腻,真实又让人惊讶,像金刚一样,感情“亲密、默契、细腻”的老羊是多么的可爱!而“柔弱的老羊,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表现,与其说是天性的勇敢,不如说是“兄弟情”的激发,就像金刚一样,为救安妮竟然和几头恐龙决斗,和战斗机决斗。是啊,其实动物和人一样具有感情。
我从《一只驻足在我梦境里的羊》不仅仅看到老羊对“我”的情,更看到“我”对老羊的一片爱心。“十只羊里面有一只年纪大了,身上的毛都脱了,走路总是走在后面,让人见了格外心疼。”“我”同情羸弱的老羊,而且是“格外心疼”,并且“我”细心的观察到:“老羊从不远离我,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来回吃草,而其它的羊早已跑得不见踪影,莫不是它对我有特殊的感情?”如果是一个粗心的人岂不会疏忽老羊对“我”的一片情?而一些朴实的细节,如“捡麦穗喂老羊”,“割青草给老羊开小灶”,“周末回家偷馒头喂老羊”,都表现了“我”细腻而真诚的爱心,虽然在文中所占的篇幅不多,更多的作用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但还是让人心生感动,也让人明白感情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呵护的,是需要尊敬的,甚至需要一份对感情的信仰,这样你才会收获一份真挚的感情。
宠物是个标志新时代的名词,养宠物风靡大小城市。据说,养宠物有很多作用,如解闷、减压等,可人们在向宠物索取的时候,如果能像马国福对待老羊那样,那么街上的流浪狗流浪猫就没有那么多了。
难点指津
这篇文章的思想情感没有停留在老羊可爱的层面上。7、8两自然段在兄弟情的基础上赋予了老羊更鲜明的形象。“老羊已为我家生了五只小羊,”“从它们身上剪下来的羊毛可以给我们缴部分的学费”,“父亲以六百多元的价格卖了老羊和它生的一只羊。可怜的羊、无辜的羊,帮我们度过难关后成为我命运和前程的牺牲品”,老羊把它的所有都奉献给了我们家,作者饱含深情的感叹老羊的瘦弱:“老羊已经很老了,谈不上瘦骨嶙峋,但每况愈下,毛脱得更厉害了,腿子比以前更细了,细得能看见血管和筋。"而不得已卖掉老羊“让我们心里十分愧疚”。这让我不禁想到为儿女默默无闻的呕心沥血的父母,为社会不遗余力的普通劳动人民,为国家不计名利得失甚至不惜失去生命的无名英雄。这是怎样的一种奉献精神!生于中国农村长于中国农村敏于感受生活的马国福,在他的眼里肯定有很多这样的奉献形象,这样的形象在中国的农村大量存在。而奉献和爱又怎么分得开?爱是奉献的动力,奉献是无私的爱。老羊不再是一只老羊,而是像老羊一样的为爱倾其所有的让作者牵肠挂肚的许多人。
自然,“那只羊,变成了一截插入我梦境的锲子”就不难理解了。什么是“锲”?刀刻为“锲”!能入“梦境”的多是颇有影响的东西,“锲”入“我”的梦境那当是刻骨铭心的事物。从来不忘讴歌真善美的马国福,他有怎样的一个“梦境”?可是冰心的人世是爱的海,还是巴金的人心是真的金?真善美是马国福一向的倾向,所以,他的文章去尽铅华,没有雕饰,不像是一个28岁的人的作品,可是,他在不到28岁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
考点训练
1.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2. “那只羊,变成了一截插入我梦境的锲子”放在文章结尾处起到什么作用?
附:参考答案
1. 白描的手法。
2. 这句话放在文章的结尾处,照应前文,呼应文题,也升华了情感,留下隽永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