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质疑高考语文0分作文

作者:李明才




  《读写天地》在“读写新闻”上转载了北京2006年高考语文0分作文,我细究该文后,心中良久不安,作为一名力求征战07年高考的高三学子,作为一名热爱语言文学的青年,我不能按撩心中的悲愤。
  正如海岩、梁晓声等著名作家、学者所言,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出得最好——《北京的符号》。历史悠久的北京,时代发展的北京,走向世界的北京,有着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骄傲,同样也有象征着北京人文精神的符号,可是该怎样理解“北京符号”呢?难道就仅限于“故宫、四合院、王府井、中关村……”吗?不,新时代的北京应以发展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它的符号,正如前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一样——《包容》,包容北京的古旧,包容现代大都市的污点,难道这些不可以算是北京的符号吗?
  由于我父亲在北京工作,在1997年我就到过北京,此后每逢寒暑长假大抵都到北京小住,我们租住过昌平的郊区小房,也辗转过朝阳、丰台、海淀的各类平房,也入住过琉璃厂的小巷胡同、天桥的豪楼大宅,“地道的外乡人”给了我们一双更为真实、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和见证了北京生活的点滴。
  “西单大街/a货不少/更有残疾/沿街乞讨”,“北京站前/大包小包/南来北往/好不热闹”,“车站一里/车牌难找/仔细一看/招聘广告”这些难道不是现实吗?为什么不可以在文中披露?
  冠冕堂皇的北京人真的做到了“包容”吗?一篇四字短语打油诗作文声情并茂的勾勒出了北京的状貌,从“三干余载”的“烟波浩渺”的历史说起直到“杯赛临近”,统括了北京历史与时代的印迹,这应该是敏于现实批判的考生难能可贵的展现,也更应该是北京人敢于展现自我的精神体现。如此之激扬文字,何以成为了一篇失败的竟只得“0”分的作文。
  也许北京人早已忘却了前年的高考作文题《包容》,我要问北京人,你们具有包容的内涵,包容的精神吗?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容忍对现实的批判,不能容忍一篇非常的《北京符号》?
  
  编者说明:本文作者系湖北保康县第一中学高三(3)班学生,他的语文老师王传文先生向本刊极力推荐这篇杂感,我们也认为作者的批评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思索:我们在评判学生及表达学生思想情感的作文时,是否也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观,多一点宽容的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