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话题作文设计三题
作者:曾小英
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表性标志而广为人知,中国人被誉为“龙的传人”。然而,“龙”的英文是“Dragon”,在西方世界,“龙”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为了避免“龙”的形象让那些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先生着手进行了“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的研究,且已正式将这一研究列入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吴友富说,西方世界对东方文化认识有偏差,“龙”这一国家形象标志物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地歪曲。重塑国家形象品牌,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塑出能够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感想?你对“龙”这一国家形象标志物有何认识?你是否赞同对我国形象标志物进行重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提示:千百年来,中国一直以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形象标志,提升民族凝聚力,一曲“龙的传人”唱出全世界华人的心声,现在却有人提出要重塑中国形象标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还正式立项,这到底是创举还是炒作,值得人们思考。我们在写作时,不能完全无视中国人的民族情绪,如果是因为别人误解而自我改变,那是不是整个民族的无能?当然了,如果你有很充分的理由,持赞同意见也未尝不可。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写作,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品牌效应越来越突出,注重包装,注重品牌,注重形象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围绕重塑国家形象这一事件,可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可叙可议可评,既贴近现实,又能启发思考。
二
一位老和尚嘱咐弟子们去山下村庄化缘。弟子们行至离村子不远的河边,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化缘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化不了缘,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当然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请在全面了解材料内涵的前提下确立一个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这是一道带有创新性质的命题,它不同于纯粹的话题作文,而是提供材料并加以提炼,不提供话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进行作文。“摘下一个‘苹果’”寄寓着深刻的内涵。我们可以从对材料中“苹果”的理解入手,写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逆境、压力、竞争对手,甚至自我,如何寻求突围,开创新天地。也可以写一个企业如何在商海中搏击,从众多商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枝独秀的领航者。还可以写一个民族如何革故鼎新,打破旧秩序,建设新生活。在选择了话题进行立意时,要把自己的看法或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
中国古代有个杞国,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地崩塌,自己的身体无所寄托,因此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后来有人用“杞人忧天”的成语来讽刺杞人的愚蠢,认为那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担心,这个成语延用至今。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你对这个故事有无新的认识和感受,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本身含义比较明确,但放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这个一直沿用的成语,可能有了和以往不同的含义。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越来越深入,可是随之也出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资源浪费和环境遭破坏带来的危机,食品安全甚至人身安全并不是随时都有保障,我们仍然面对诸如“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等疾病的困扰等等。所以,这道题可以直接延续传统否定杞人,也可以正面肯定杞人的担忧,而后者更具创新性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