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名人读书十条妙“经”

作者:李 文




  古今名人大多善于读书,讲究读书方略而事半功倍,这是他们成就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读书方略方法方面他们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本”经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提出:“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要一本一本的读,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精读一本最好的书,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能清楚,从头到尾,反复对照。”宋人黄山谷早就一语道破了“读破一本书”的精妙之处:“泛(览)百书,不如精读于一也。”
  “二分”经 清末学者梁启超把每天读的书分为精读与泛读两大类。精读即细读,能懂能通;泛读,即浏览,积累广博的知识。这样一定会厚积薄发,学有硕果。也有学者从内容上把书籍分为良、莠两大类,择“良”者而读之。
  “三遍”经 数学家苏步青、作家茅盾等都认为读一本书不少于三遍:第一遍通读,可以囫囵吞枣;第二遍,细嚼,即精读,吟味,步步深入;第三遍,消化,即深究,直至融会贯通。除此之外,名人读书还有“三到”和“三步”经:宋代理学家朱熹和现代作家鲁迅提出读书要“口到,眼到和心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采用“总,分,和”三步分读法。
  “四多”经 伟人毛泽东读书有“四多”的方法和习惯,即读得多,写得多,问得多和想得多。
  “五之”经 作家姚雪强调读书必须“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六使”经 英国哲学家培根主张读各方面的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数学使人精密,读哲学使人深刻,读道德使人高尚,读逻辑修辞使人善辨,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七录”经 明代文学家张溥每读一篇佳作,必抄录之,录完,默读一遍,便烧掉;再抄,再默读。如此反复七次,会永记不忘。其书房命名为“七录斋”的含义即在于此。
  “八面”经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提出“八面受敌”的读书方法,即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对全书的内容分别从一个方面、又一个方面地弄通,能经受住方方面面的辩难和提问,也就是能达到迎敌于八方的境界。
  “九审”经 文学家陈中凡研读古书主张“审谛九事”:辨别真伪,识其途径,明白古训,分辨章句,考证故实,通晓条理,知其家法,察其史实,知其流别。
  “十行”经 教育家段力佩指出:“书海茫茫,人生有限”,“我主张一目十行的办法,浏览各种书籍报刊。”早在宋代刘克庄就有诗云:“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