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鲁迅小说中的重复
作者:石在中
一、词语的重复。看过鲁迅的散文《秋夜》,我们一定记得这样的名句“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其实,这样的词语重复在他的小说中也很多。如:
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社戏》
例①中有两类词的重复:一是动词的重复,一是数量词的重复。鲁迅为什么要这样铺排、重复地写呢?这与他对中国京戏的态度、看法有关。他以为京戏是“没有意思”的,因而态度上是冷漠、排斥的,他怀念的是儿时故乡的社戏及看戏的伙伴和环境。这里的重复很好地渲染了戏场混杂的氛围,从而突出地传达了他看京戏时只是看“热闹”的状态和十分难耐、烦燥的心态。尤其是数量词的重复,三个小时像报时似地四次写出,前面是一小时一次,后面则半小时一次,无聊、焦燥的心绪表现得细致、传神。这方面的例子还有《阿Q正传》中“‘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阿Q……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等等。
二、人物语言和行动的重复。这方面的重复在鲁迅的小说中最多。如:
②“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药》
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
④九斤老太……仍旧自己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风波》
例②中群声复起,众口一词地称夏义疯了,是众人不约而同的一致反应。它强烈地表明了庸众思想的愚钝和顽固,意味着革命者白白地做出了牺牲。三句话重复时字数递减,说明庸众的态度越来越肯定,越来越坚持,而且形成一种回音缭绕之势,绵延不绝,颇有意味地传达出当时愚弱国民意识主宰之下革命者不被理解,无法存身的社会氛围。例③在小说中重复了四次,例④在小说中重复了八次,前者强调了掌柜重钱轻人的商人习性,后者则突出地反映了贫苦农民一天比一天艰难的社会现实。
《祝福》中祥林嫂讲儿子阿毛被狼吃掉的经过大家是熟悉的,多达200余字的内容在小说中重复了两次。而《出关》中的第一、二段——孔子两次向老子求教,人物的语言、行动、状态除部分不同外,几乎一模一样。这种整段的重复在叙事作品中是极为罕见的。它们体现了鲁迅运用重复的大家手笔。
三、场景的重复。这种重复不是停留在词、句、段的局部范围内,而是着眼全篇,统筹配置,首尾共通,具有提挈全局的整体意义的审美功能。如《示众》开头描写的场景:火焰焰的太阳,狗拖出舌头,乌鸦张着嘴喘气,懒懒的单调的铜盏相击的声音……“热包子咧!刚出屉的……。”一个胖孩子带着睡意在喊。它隐喻着人们生活的沉闷、懒散,百无聊赖,构成一种生存环境的背景,笼罩全篇,也为下文做了铺垫。而小说的结尾“胖孩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瞌睡似的叫喊——热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的重复描写则照应开篇,以胖孩子的叫卖开始,又以胖孩子的叫卖结束,刚才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一个小插曲,生活又恢复常态:永远那样沉闷、懒散与百无聊赖。《风波》异曲同工,开篇是“临河的土场上”场景的描写,经过辫子的风波后,小说又在“临河的土场上”结束,“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前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地招呼。……”风波过去,死水一潭的农村又恢复了原样,它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闭塞和农民的愚昧、无知,更表明了辛亥革命远远没有完成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重复是鲁迅偏爱的艺术手法之一,鲁迅小说中的重复是丰富多彩而又精妙高超的,理解它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认识鲁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