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三点导读

作者:孙宪双




  美点赏析
  
  兰与儒学传统中人格定位之所以能够建立对应关系,与它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兰花叶态绰约多姿;色泽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具备了符合民族审美趣味的形态。其社会学意义也由来已久,它以独有的天姿神韵,进入了儒者的审美视野。所有爱兰、植兰、赏兰、咏兰之人,都从兰花身上吸取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提升、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它的文化内涵已发展为孔子那种“当为王者香”的理想和不为贫贱失意所动的人格信仰。总之,兰象征了儒学的人格理想:德行高雅、坚持操守、淡泊自足、独立不迁。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既保持着自身的价值观念——这是一种文化能够存在的根基,同时,又不断应对现实动荡带来的挑战。而这动荡在中国社会最激烈的莫过于江山易主,尤其是政权沦落外族之手。在这种时候,儒学人格往往表现为:坚贞的操守、张扬的个性,这一人格定位在宋末元初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的身上。他通过画露根兰、无土兰来寄托他的亡国之思。
  从郑思肖到扬州八怪等兰花题材的诗画中,坚持操守、张扬个性成为共同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到儒学传统的人格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由推崇“王者香”的高雅变为崇尚个性的张扬,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赏变为不改其志的坚贞,这是儒学注重个体道德修养的传统在新的现实环境中发生的衍变,它们并没有突破或超出儒学的价值范畴,而是对传统人格定位的补充、延伸。
  陈之藩作为海外游子,在异国看到故乡的花草而产生感慨,陈之藩用“失根的兰花”自喻,足见他深厚的儒学素养。因为兰花是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象征意象,它身上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从话语层面看,作者思恋的是故园的“花花朵朵”,是“故宫的石阶”,是“母亲”;从历史意蕴层面看,他思恋的是传统文化,因为“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美丽了”。陈之藩说:“是多少多少年的历史,才产生一点传统;是多少多少年的传统,才产生一点风格。”这种对正在消失的传统与风格的珍爱,是“失根的兰花”的深层寓意所在。他与郑思肖的不同之处在于,兰花作为儒学传统人格的象征,在郑思肖笔下只是“失土”,失去了滋养它的国土,然而文化根基仍在。而陈之藩的兰花失去的与其说是国土,不如说是“兰花”赖以为生的文化土壤,那是“失根”之痛。因此,陈之藩们不仅是地域意义上的游子,更是文化意义上的游子。人们说兰、画兰、咏兰、写兰,其实是在解读自身,是在兰的品格中读自己的精神境界。这也说明了儒学中浓厚的“兰情结”。
  
  难点指津
  
  阅读散文,首先应抓住它的“神”,这是整个解题的大方向。一旦它出了错,那可能会“满盘皆输”,就像作文的“审题”一样,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本文的“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的依恋。这可以通过“兰花”这个意象以及文中的一些语句得出。“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等语句,“群山万壑”等纯朴的自然景观泼染出一幅中国山水写意画,典型的悲欢离合的中国式讲述故事,无不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怎不令人思念不已?所以说,本文的“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的依恋。因为兰花是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象征意象,它身上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考点训练
  
  1、文章伊始,作者为什么用“诗、画、山、树、绿藤、绿草、鸟语、梦”等一系列意象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
  2、作者写那位美籍华人的经历的用意是什么?
  3、如何理解“萍”“絮”“流”“飘”的深刻内涵?“萍”“絮”与“兰花”是什么关系?郑思肖笔下的兰花与陈之藩笔下的兰花有什么不同?
  4、请谈谈倒数第四节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1)在这美妙的景色背景中赏花,更能见出花的靓姿、美色,况且这些花全都来自中国,情感上更易于亲近。(2)作者这是“欲扬先抑”,为后文“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陡然转折做铺垫,使得后文伤感的旋律更伤感。
  2、为了引出“萍”“絮”这些古典意象。住在国外,失根的痛苦于那位美籍华人是抽象的,“萍”“絮”则以大家熟悉的这些古典意象将这种失根的痛苦具体化、形象化。
  3、(1)形象地展示了漂泊之人在空间上的不定感。以一种徐缓而沉郁的节奏把握了居住异域他乡之人精神上缺少依赖和安全感的脉搏。(2)“萍”“絮”尚有所凭借,只有兰花,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没有土壤的滋润,其无奈可想而知。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3)参考“美点赏析”。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