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本期阅读题参考答案

作者:命题者




  [科技文阅读题参考答案]
  1、B(上世纪50年代有科学家断言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数量越来越少。)2、A(B项地球的温度在夜晚不会过低的原因是云层对来自地球的热量的反射、吸收以及再度释出热量;C项将地球变暖的原因归结为这种网状保暖系统太武断、片面;D项科学家现在认为地球变暖也许是因为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所致。)3、C(由最后一自然段第二、三句可知,海平面大幅度升高是全球变暖造成的。)
  
  [文学作品阅读题参考答案]
  1.(1)穿校服的男孩不耐烦地打断他父亲的话(2)朱自清在心里嘲笑父亲的迂腐(3)“我”轻描淡写地打断母亲的话。2.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心、爱意、惦念。3.(1)不一样,“我”对老人的态度是感动并感激,因为他让“我”明白了父母的爱的无私和伟大;“车上其他人”的态度是嘲笑,嘲笑老人的行为幼稚,废话连篇,因为他们不懂得这是你爱的表达。(2)这样写的好处是:在结构上,与文章开头形成一个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在内容上,“我”的态度行为与“车上其他的人”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再一次强化了文章的中心。 4.(1)内容人尽皆知,风格朴实无华,表现唠叨幼稚的语言和行为。(2)比喻的说法,指父母对儿女各个方面的无私的关爱。
  
  [文言文阅读题参考答案]
  1、A(约:准备)2、D 两个都是副词“就”(A项:第一个“其”是代词,表示“那”;第二个“其”是代词,指代“齐王之罪”;B项:第一个“以”是动词,以为,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C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也是介词,引出听的对象)3、C C项是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是被动句。4、B ④⑥不属于离间计成功原因;①并币是计策成功的重要物质条件;⑤群臣都来祝贺,使楚王更加放松了警惕,这也是离间计成功的重要原因。5、D(A 秦王担忧的是齐楚之交善;B 张仪献地是离间计的砝码,是欺骗楚王的,并不打算真正把土地给楚国;C 陈轸认为楚国无论如何得不到秦国的土地。)6、①楚国不但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而又在西南对秦国施有恩惠,同时更获得了商、于600里的土地,这真是一举三得的上策。”②可见,楚国的土地并非不大,而人民也并非比其他诸侯软弱,但是之所以会弄得几乎要亡国的惨境,就是由于怀王没有采纳陈轸的忠实良言,而过于听信张仪诡诈游说的缘故。
  
  [古诗词阅读题参考答案]
  1、词人从惜春到寻春,从希望到失望,从不断追寻到濒于绝望。终于怀着无可告慰的心情,为美好事物的消逝陷入沉思中去。2、⑴本词围绕“惜春”写开去,先是追问“春去处”“踪迹谁知”,心存一线希望,寄望于黄鹂能知春的去处,因为它时常与春天一同出现,也许知道讯息;而最后一句写黄鹂趁风势飞过蔷薇,说明夏已来临,让人清醒意识到春是回不来了。⑵言之成理即可,但要结合原诗。3、“隔烟村”句从听觉角度写渔舟夜归,只是不辨从何而来、归向何处;“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写乌鹊倦于栖息,鱼龙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三句从局部着墨,布局得宜,静中有动,尽显生趣。4、⑴“恍似”“疑似”写出词人伫立江楼看秋江月夜下清丽之景,恍若梦游仙境,也从中流露出对江乡的热爱与眷恋。⑵本词先写秋江月夜瑰丽之景,但景中寓情。于结拍三句景象陡然一变,情调顿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山河影转”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后“今古”一句,点染出感时伤景的悲凉情怀。5、既“逼”出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寒衣,自然引出末句抒情。6、漏壶在静夜中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尽显夜的漫长;百无聊赖把目光投向天空,而“漫漫”轻云遮月。写出了思妇失眠时所见所闻,一切情景都在加重那孤寂清冷之感,这与全文表现思妇想念征戍在外的丈夫的无限深情是相吻合的,情因景而愈益深切。7、⑴诗人借杜鹃啼血这个故事发挥想象,把原野上的红花说成杜鹃所啼鲜血染成,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传达出哀伤痛婉之情深。②而后一句写故园春来,依然青葱一片,含烟似雾,丝毫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这里借青草作反衬,把它们的欣欣自如视为对子规悲啼的漠然无情。前后对举,一热一冷,更突出其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切。8、首联、颔联写出了杜鹃鸟离去繁华故土,年复一年四处飘荡,泣血悲鸣;颈联两句,写出雨昏风冷,它藏于深树丛中苦苦嘶唤;月落影斜,它迎着欲曙的天空凄然长鸣。而这声声悲诉甚至触动了船上行人的旅思乡愁,更显“凄切”之情。9、时序更替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真挚表达了诗人吟咏友人诗句通宵不眠的深情;10、夜晚一行飞雁高高掠过,象是向银河飞去,在这静谧的夜晚,响起了千家万户的捣衣声。两句对仗工整,把月白风清的秋夜具体化、艺术化了,显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11、白云自由自在、悠闲飘逸,在诗中成了隐居生活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厌倦仕途纷争,向往隐居生活的愿望。12、诗人支持友人归隐。蕴含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羡慕和对功名利禄的淡薄。13、诗人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豪放的意兴,而且“直须”、“始共”用词也遒劲有力。但花有“尽”,春风也要“别”,在豪放中蕴含了沉重的悲叹。14、形象的表达了时间由冷变暖,相思久长;构成洁白迷蒙的意境,象征纯真而纷乱的思绪。15、词人表面写思妇思念在外的丈夫,实际上借思妇的口吻表现自己的恋家思归之情,这样反客为主的构思,表情达意委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