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人与自然的深度契合

作者:剑 男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的活柱
  不时吐出朦胧的话语,
  逍遥于象征森林的游子,
  树木正亲切地把他注视。
  
  恰似融合于远方的悠长回声,
  在一个黑黧而深邃的整体中,
  浩潮无垠,像黑暗和光明不可穷极,
  芳香和颜色与它应答不已。
  
  那馨香,似孩童的肌肤沁人心脾,
  像笛声一样优柔,牧场般油碧,
  ——其他则为腐败、浓重、弥漫万物的气息。
  
  有如无穷无尽的事物繁衍扩张,
  就像麝、琥珀、乳香和安息香,
  齐声歌唱心灵与感官的交欢。
  ——波德莱尔《契合》
  
  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法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评论家。一八二一年出生于巴黎,幼年丧父即随母亲的改嫁进入一个军人家庭。由于和继父关系紧张,从小性格比较怪癖,生活上放荡不羁。成年后继承生父遗产,更是纵情声色,过着一种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他一生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恶之花》、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及文艺评论集《美学管窥》。其诗集《恶之花》详细地记载了他追求、失落、忧郁、孤独的心理历程及巴黎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被后人誉为上承浪漫主义余绪、下开象征主义先河的划时代杰作。一八六七年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六岁。
  《契合》一诗在我国也有把题目译成“交感”或“应和”的,是波德莱尔最著名的十四行诗之一,因其类似于通感手法的运用和对人与自然神秘联系的深度阐释,也被当时人们称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的活柱/不时吐出朦胧的话语,/逍遥于象征森林的游子,/树木正亲切地把他注视。”——正像波德莱尔所说的“世界是一个复杂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的世界只是一本象形文字的字典”一样,诗歌一开头就用一种神秘的笔调描绘了人与自然这种联系。“象征森林”的被穿越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互为存在,互为象征,彼此之间都是一种神秘的感应和契合。森林可以“吐出朦胧的话语”,一个人穿过森林,“树木”也会“亲切地把他注视”。——在诗人的感悟和神秘的体验中,他的心可以接通万事万物,这很像中国古代文论中所谓的“物我两忘,浑然无碍”的境界。——很多现代诗歌理论强调诗歌创作应该洞见世间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和相似性,波德莱尔的诗句正好告诉我们,这种整体性和相似性就存在于诗人敏锐而又独特的感觉之中。
  “恰似融合于远方的悠长回声,/……/芳香和颜色与它应答不已。//那馨香,似孩童的肌肤沁人心脾,/像笛声一样优柔,牧场般油碧,/……//有如无穷无尽的事物繁衍扩张,/像麝、琥珀、乳香和安息香,/齐声歌唱心灵与感官的交欢。”——更有甚者是后面这三节中人的各种感官之间的相互应和关系。在森林中诗人在静穆里竟然听到一个悠长的回声,它是那样浑然一体,就像黑暗和光明的续驳不可分离。在那里,嗅觉可以变成触觉,芳香就像孩童的肌肤,滑柔纤细;也可以变为听觉和视觉,像笛声一样“优柔”,像郁郁葱葱的牧场。同时,声音、芳香和颜色又可以相互沟通,使诗人看到“无穷无尽的事物繁衍扩张”,“齐声歌唱心灵与感官的交欢”。这种感官的相互交融就像是对第一节的一个更为形象的阐释,无论是活柱的话语还是芳香与颜色的应答,自然总是无穷无尽的繁衍与扩张着,它甚至超出了人们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和相似性的一般性洞见,这种心灵与感官的交欢也好像不仅仅只是一种敏锐而独特的感觉。
  有人说,波德莱尔这首诗主要是想阐释他一个基本的艺术思想:人类与自然之间有一种深层的感应关系。从这里我们也是不难看出他对自然那种秘的自我体认的:即在他看来,世间万事万物永远都是息息相通的,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自然,就能够达到物我交融、契合无间的程度,就能有所感悟,就能从中享受生命的快乐和意义。
  也许有人会追问:在这样一首充满了感性描写的诗歌中,诗人究竟想表达什么呢?有人曾经说波德莱尔这种“感性的深度契合”其实是一个深刻的象征,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交流。这恐怕应该是我们赏析这首诗歌的出发点。波德莱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天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一切,形式,运动,数,颜色,芳香,在精神上如同在自然中都是有意味的,相互的,交流的,应和的。”(《波德莱尔全集》第二卷)这首诗的意旨就在于阐明诗人对宇宙与人的关系的某种抽象结论(象征的)。同时,从诗歌创作的角度上讲,通过这种对声音诉诸视觉、颜色诉诸嗅觉而芳香又诉诸听觉的描绘,也使一些我们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产生了多重的审美效应,丰富了现代诗歌的表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