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真与假
作者:赵 程
爸爸说:“得了什么奖?”
儿子说:“全国规范化汉字书写二等奖。”
爸爸说:“那是假的。”
儿子说:“为什么是假的?”
爸爸说:“是不是让交钱了?”
儿子说:“你怎么知道的?老师让我们得奖的同学每人交10元钱。”
爸爸说:“凡是交钱的,都是假的。”
儿子说:“到超市买啥东西不需要钱啊?交钱的是假的,难道不交钱的还是真的?”
爸爸说:“跟你说不清,算了。”
又一日,儿子急冲冲地跑回家,说:“爸爸,给我一百元钱。”
爸爸说:“干什么用?”
儿子说:“学校来了个专家,说买他的一套资料,学了,可以提高好多好多成绩!”
爸爸说:“那是假的。”
儿子说:“咋会是假的呢,专家还有假的?”
爸爸说:“人家那是为了收钱。”
儿子说:“他卖资料,是应该收钱的嘛,怎么就能说人家是假的呢?”
爸爸说:“跟你说不清,算了。”
再一日,儿子哭哭啼啼回到家,说:“爸爸,我在学校唱歌比赛没有被选上,不能参加‘六一’儿童节的演出了。”
爸爸说:“你们班都什么人选上了呀?”
儿子说:“赵明明,钱亮亮,孙辉辉,李煌煌。”
爸爸说:“那比赛是假的?”
儿子说:“预赛也有评委的,还当场评分,当场亮分,当场评定名次,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爸爸说:“你没发现选上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学校的老师吗?”
儿子说:“选上学校老师的孩子怎么就一定是假的呢?”
爸爸说:“跟你说不清,算了。”
昨天,儿子领回期末通知单和考试卷递给爸爸,说:“你要奖励我两百元钱。”
爸爸说:“为什么?”
儿子说:“我考试得了双百分。”
爸爸说:“这成绩是假的。”
儿子说:“为什么是假的呢?”
爸爸说:“试卷上的答案改动了那么多,一定是老师在考试过程中让你们改的吧?”
儿子说:“老师说了,那不是作弊,那是现场辅导,还让我们千万别跟别人说。”
爸爸说:“那是因为上头要排名次,所以老师就把标准答案给你们讲了。”
儿子说:“既然是标准答案,又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爸爸说:“跟你说不清,算了。”
儿子说:“每次你都说不是真的,那什么是真的?”
爸爸说:“唉,这年头,没有什么东西是真的了。”
儿子说:“那你说,你真的是我爸爸吗?”
爸爸说:“这个肯定是真的了。”
儿子说:“为什么就一定是真的呢?”
爸爸说:“我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难道还是假的?”
儿子说:“听人说,人贩子拐儿童的时候,也是给买好吃的、好玩的,那人贩子也是爸爸?”
爸爸说:“你这娃咋这么多歪理呢!”
(选自《齐鲁晚报》)
本文开心点
现实社会中,不可回避的存在着各种丑恶现象,本文拿这些丑恶现象开刀,虽然主题沉重,但给人的主观感受是开心的。这种开心主要来自文章独特的叙事手法:首先,与父亲谈话的对象只是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谈话的主题又是极为严肃的真与假的问题。其次,在谈话中,父亲每次都被儿子反问得无话可答,只能以“跟你说不清,算了”为由结束谈话,这种谈话反复进行着,每次判断又都是迁强的、滑稽的,让人忍俊不禁。特别是文末的真假判断,使开心达到极致。
——文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