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人血馒头和丛冢馒头

作者:童丽慧




  鲁迅的小说《药》中的“人血馒头”和“丛冢馒头”是两个重要意象,历来评论一般认为,“人血馒头”即“药”,《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对于“丛冢馒头”,《优秀教案》中说:“运用了比喻手法描写坟地环境,层层叠叠的坟冢,表现了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和阶级压迫。”我认为,这些观点将“人血馒头”和“丛冢馒头”割裂来看,并没有得到“馒头”的真正要旨。
  小说的第四部分在写坟场环境时用了一个奇特的比喻:“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这让我们无比痛心地看到花掉了老栓一生心血和寄寓着老栓全部希望的“人血馒头”终于没能拯救华小栓的生命,“人血馒头”最终变成了“丛冢馒头”,且都已“层层叠叠”。在这里,“丛冢馒头”和“人血馒头”隐然呼应,蕴涵着深重的悲剧色彩。
  首先,作者把穷人和死刑、瘐毙的人的丛冢与阔人家祝寿时的馒头相比拟,吉凶互喻,是悲悯也是反讽,更是一声沉闷的“呐喊”——华夏的精英牺牲到“层层叠叠”,可是他们的牺牲是无用的,“人血馒头”最终也不过变成了同样“层层叠叠”的“丛冢馒头”,它疗救不了华夏民族“吃人”的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的另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那声痛人心肺的呐喊“救救孩子”。我认为“丛冢馒头”是作者对华夏民族沉重的哀叹。
  其次,作者把革命者和老百姓的坟并列在一起,把“人血馒头”和“丛冢馒头”重叠在一起,则又添了一重悲剧色彩——“人血馒头”是生的希望,“丛冢馒头”恰是死的见证!这渗透着悲哀的场景,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革命冷峻地思考:用那饱蘸着革命者鲜血的“药”去给老百姓治病,酿成的是国疾、人病两不治的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小说的悲剧感在这生和死的对照中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总之,《药》中的“人血馒头”和“丛冢馒头”是两个隐然呼应的重要意象,它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意蕴。在阅读中,我们不能将二者割裂来看。
  
  学校:湖北团风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