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社科文阅读题

作者:王建明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真善美是最后的胜利者
  王英琦
  达尔文曾感慨地说:“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另一部分功能——能够产生高级意识的那部分功能衰退。”他指的就是人的综合审美力和内在情感的能力。伟大艺术思维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和情感。特别对天才艺术家和科学家来说,杰出的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更与艺术审美的判断力、鉴赏力关系极大。
  审美的最高层次必是天人交感、物我两忘的境界。它是真善统一后的大美壮美,是由心理自由生发出的感恩天地、体恤万物、品味生活、爱恋世界的特殊情感。它是高于德性或在德性之后产生的美学境界,包括忘利害、无是非、超时空等绝高精神体验。从这一意义来说,最高审美状态可以在宗教之上。
  人终归是感性存在物,终归要回到感性上来。最高审美的特点就在整体与个体充分交融,理性与感性有机统一,它不再是理性的一般内化,普遍事物压倒个别事物,而是理性深厚积淀后的一般找到个别,特殊回到普遍的圆满状态。
  我不否认,现代都市那众多的广厦、车流、霓虹灯,总使我有生分感、压抑感。它远不如一条小河一座青山,五月原野上的野玫瑰,八月郊外的木芍菊,以及四合院、木栅栏、芭蕉扇、井拔凉,让我动心动情。我是那样向往田间陌上、垄头树下,把酒话桑麻的村野生活。我甚至有个若干年后,复归田园、散怀乡里的夙愿。我想攒点钱,择一民风相对真朴淳厚的乡间,盖上两小间瓦房:一间写作兼卧室,一间书房带会客。全部土椅木凳,不要一样家电。有朋自远方来,亲自拉风箱,做烙馍,炒几样自家瓜棚豆架上的新鲜时蔬,外搭几碟自腌自制的小咸菜……
  有种片面观点,认为爱美是潜在的求侈求奢倾向,向德则是求善求自然的反映。这种绝对的两分法,我认为不科学。爱美向德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它们同属人性的内禀性。尤其是一个自身已最大限量地注入了善的德行的人,再去观照美,追求美的事物,不仅与一己的切近欲望无关,而几乎与大自然的崇高美相联了。它是一种以德统美、以美储善的至境。
  完整的美,和谐的美,契合于人性的完整统一。破碎的美,残缺的美,亦关联到人本性的冲突分裂。这使我想到自己的职业。一个作家只有用完整性向世界说话,才能充分体现自己职业的性能和价值。他虽描写着个别,但这个个别,早由个体与世界的血泪参与,变为足以体现并代表一般事业的完整形象了。早已具有在个别特例中,表现普遍真理;在感性美的形式中,寄寓理性的法则精神。它的普遍性,来自自然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它的特殊性,亦来自自然个体的不可重复不可摹拟性。
  我留心过,在中外作家中,唯歌德最注重整体统一观念。他一再强调整体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性,并尽可能找出现象间的有机联系和规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本质作出较科学正确的阐释和把握。他曾苦恼地写过:“部分已在我手中,所欠只是精神链条。”我私下想,歌德欠缺的这条链条,除了认知上的,还有人格上的。否则他的身上,就不会出现如马克思说的那么多的矛盾和背反现象了。
  可见纯粹的主观美是脆弱的。只有把美的感受、美的理想衔接在自然美,依附于整个自然界有目的地趋向人格化的美与善的形象上,将主观感觉的美与客观现象的美汇聚拢合,以此建立的审美化艺术化人生,才真正具有心身内外两界最大的美感与和谐。
  真善美不会被世上任何力量摧毁。它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就像光所具有的永恒不朽一样。真善美亦属大自然的内禀性。同样,真善美的文学艺术,也是不会被奴役消灭的。它所具有的与日同辉的无限性,总有一天,将转化成普遍法则,在清风朗月或阴霾惨雾中,一年一度、朝朝暮暮地超度着一颗颗企盼的心灵!
  (选自《广西文学》)
  1、文章第二节提到“从这一意义来说,最高审美状态可以在宗教之上”,对这一论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最高审美状态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是一种大美壮美。
  B、最高审美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绝高的精神体验,它远高于德性。
  C、宗教属于一种较高的精神层次,但它远未达到忘利害、无是非、超时空的境界。
  D、宗教缺乏对天地的感恩、万物的体恤、生活的品味、世界的爱恋。
  2、在文中,作者愿意去过一种田园生活,其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审美追求过程中,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背离了真善美,这让他产生了生分、压抑的感觉。
  B、真朴淳厚的乡村生活则能让“我”亲近自然,找到那份本真的美与人性追求的善。
  C、只有复归田园、散怀乡里,才能让“我”感恩天地、体恤万物、品味生活。
  D、只有将对美的主观感受与自然美衔接,才能真正具有心身内外两界最大的美感与和谐。
  3、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达尔文的话,指出了艺术审美的重要性,但相对而言,它对艺术家的影响比对科学家的影响更大。
  B、歌德他所欠缺的这根“精神链条”是指对现象间的有机联系和规律的认知与把握。
  C、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对纯粹的审美化、艺术化的人生的追求是种主观美的追求,是对美的孤立、片面的追求,因而它将是脆弱的。
  D、此文可知:我们人类要构筑的诗意家园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精神家园,它必须要在真善美获得胜利后才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