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灵感在作文创新中的效力
作者:晓 苏
第一,从意蕴的酝酿上创新。意蕴指作品的深层含义。意蕴创新实际上就是立意创新,即表达写作者对生活崭新的体验、崭新的发现、崭新的见解。从阅读的角度说,就是要求作品给读者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启迪。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出发,表现了诗人对女性自信、自主、自尊、自强、自立的呼唤。“如果我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如果我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许多读者都说这是一首爱情诗,尽管诗人讲她当初并没有把这首诗当作爱情诗来写,但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完全可以把它当作爱情诗来解读。如果说这是一首爱情诗的话,那么就可以说诗人是借助“橡树”和“木棉”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崭新的爱情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第二,从形象的孕育上创新。写作者基本上都是通过艺术形象说话的,塑造崭新的人物形象是每一个写作者的追求。所谓新形象,是指在此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没有出现过的人物形象,写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能填补文学史上人物形象长廊上的空白。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就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典型人物。形象创新有三个标准,一是人物形象的独特性,二是人物形象的普遍性,三是人物形象的时代性。比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刻画的孔乙己这个人物,他首先是一个性格独特的人,无论是外貌,还是行动,还是语言,还是心理,都是非常独特的。在孔乙己出现之前,我们还没有从其他文学作品中看到过这么一个人物。同时这个人物又有普遍性,也就是说许多人物的身上都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影子。而且,孔乙己这个人物又有鲜明的时代性,他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再如《阿Q正传》中的阿Q这个人物,独特性、普遍性和时代性在他身上表现得更为充分。精神胜利法是阿Q这个人物形象性格的核心,作者用集合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将这一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同时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又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身上,具有广泛而普遍的意义。至于时代性,阿Q身上体现出的那个时代的特征就更是明显,比如他的辫子问题。
第三,从结构的安排上创新。结构属于形式的范畴,古今中外的写作者通过他们的经典作品已经为我提供了许许多多非常有效的结构模式,后来的写作者大都是按照已有的结构在进行写作。但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写作者从来没有满足已有的结构理论和安排结构的经验,总是在努力地探索新的结构方式。我在这里要举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例。这篇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描述的故事并没有多少新意,它的成功在于作者运用了一种崭新的叙事模式。从结构上来讲,作者运用的是四重奏的形式,一个故事分四次来讲,分别从外科医生托马斯、他的妻子特丽莎、女画家萨宾娜和大学讲师弗兰茨四个人物各自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来组织结构,因此使作品中的线索相互交织、循环往复,产生了一种音乐上的四重奏效果。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看,这种一个故事的四种讲法的形式,不仅让读者感到一种音乐般的形式美,而且能够读出故事的多重意义。因为这种多次叙述可以造成内容的多样性和含义的丰富性,各种人物由于各自所处位置不同、观察角度有异,因而对同一事件就会有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见解或认识,这样一来,文本就给读者的多元化解读提供了可能性。
艺术的创新是多方面的,以上三点只不过是写作者在构思时必须首先注意到的。除此之外,写作者还可以在视角上创新,在语言上创新,在文体上创新。当然,这些方面的创新都必须依赖写作者的文字功底与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