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三点导读
作者:秦 雄
这是两棵极为普通的树,因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思想,而演绎了一段无比凄绝壮美的故事。
一粒桂树的种子,因白杨轻微爆裂声音的鼓舞,开始了她为爱而生的追逐历程。她的生存极其艰难,命中注定得“咬破” 瓦罐的缝隙,“瓦罐刺破了她的脚掌,墙壁磨伤了她的肌肤”,命运注定她要经受狂风暴雨,她要有“斑斑驳驳的伤痕”,付出“痛苦和代价”。但命运又是可与之抗争的。她“心无旁骛”,“全然不顾”,努力地去“接触”他的根须,赢得白杨的注意。这棵温柔高大的白杨,同样以爱的情感“把自己有力的根须小心地从那些伤口绕过去,再将她密密地包裹起来”,并在她因不能达到与他并肩高度而“胆怯”时,用他有力的筋骨“提携”着她,使她也能越过墙头,“倾听微风的呢喃,细数天上的白云”。爱是需要经受风雨的,在一场暴风雨中,他用他的根须、身体和枝条,与她融为一体,全力抵挡席卷而来的风暴。他们以不屈的身姿对抗厄运,使得暴风雨中的生命显得分外美丽。在一个月华如水的秋夜,这棵历经磨难的桂树,终于绽放出美丽的花瓣,盛放醉人的清香,向着白杨微笑。
文章如果就此结束,当然也是一篇有着圆满结尾的感人故事。但作者并不就此罢手,其笔锋一转,引出一个意外的结束,给这篇文章涂上极浓烈的悲剧色彩,使得桂树因爱而生、为爱而死的形象更加壮烈高大。这是一种审美的高洁感受与体验,它不由得使我们想起祝英台与梁山伯,想起刘兰芝与焦仲卿,想起“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海誓山盟。感谢作者,以桂树与白杨的物象,托物寓意,让我们从中获得感动和美的享受。
难点指津
这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含蓄是其特点,主旨蕴含在作者对“物”的叙写上。读懂此文,首先要明白作者借桂树和白杨树寄寓怎样的情感,即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而搞清这个问题的钥匙,是文章中的一些表露作者情感的抒情语言。这篇文章这样的几个语句很值得我们注意:
第9段:为了这一天,她付出了多大的痛苦和代价,那些斑斑驳驳的伤痕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11段:为了能彼此拥有,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这两个语句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恰点出桂树为爱而生、因爱而死的个性。抓住这些语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很有帮助。
此文还有一些描写性的语句很值得推敲玩味。如结尾“在白杨倒下的一刹那,所有的桂花纷纷坠地,洋洋洒洒仿佛下了一场桂花雨”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笔法,用纷纷坠地的桂花洋洋洒洒如桂花雨般地消逝,渲染出悲壮伟大的生命之美,感撼人心。
考点训练
1.(语言探究)本文的语言写得很美,这是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感受。请你联系具体语句,作简要分析。
2.(立意探究)第8段具体写了桂树绽放自己花朵特有的美丽和清香。作者选用此细节,有何寓意。
3.(感悟启迪)结合下面的这节小诗,谈谈你对“爱”的理解。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附:参考答案
1. 美在词语的运用上,如第一段的“咬”字,写出了桂树破土而出的艰辛。美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如第七段大量的比喻拟人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杨对桂树的呵护与真爱。等等。
2. 付出的痛苦和惨痛的代价,必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丽动人。
3. 爱是相互依存紧密结合的,用坚贞和不屈的意志去与命运抗争,才会拥有更加美丽幸福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