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三点导读
作者:张 玲
有人说:“散文以她的种种魅力来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魅力或者是用生花妙笔描写的景致物事,或者是隽永的哲思与诗意,或是历史的启悟或是现实的感慨。但散文最有魅力则是她的情感,那是能撼动人的心灵的。”王祥夫的《母亲》就是这样一篇以母爱“撼动人的心灵”的散文。它让我们联想到一些以亲情感动人心的名篇佳作,如朱德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等。
看吧,母亲年岁已高,儿子也老大不小了,出了趟远门回家了,“母亲怎么会那么高兴?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忙下厨给我炒菜。”我们可以想像母亲发自内心的高兴劲和那颤巍巍的动作。母亲一个人生活,家里随时拿得出酒来,这酒显然不是为自己备的,而是为习惯喝两盅的儿子备的,母子俩很默契的一个倒酒一个喝酒,涓涓如清泉淳淳如酒香的爱意深情就在一斟一递中流淌。母亲想让儿子喝酒,儿子高兴,母亲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喝酒么?”“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喝了五杯,凑个双数吉庆。”“是不是还想再喝?”“想喝就再喝一杯吧。”可是母亲又怕儿子喝酒:“喝酒不好,要少喝。”“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不许喝了,不许喝了。”作者含着泪思忖:“什么是母爱,这就是母爱,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矛盾是爱!
作者显然很擅长细节刻画。他的短篇小说《上边》获得鲁迅文学奖,也要归功于质朴传神的细节描写。这里的细节典型有个性。母亲“喘嘘嘘”地爬上四楼指导三四十岁的儿子睡觉,她费力地为儿子着想:“衣服上灰尘多,迷了眼,不好”,“地震了,玻璃一下子砸下来要伤了你,不行不行”,“脸朝着暖气太干燥,你嗓子受不了”,“你脸朝外睡就是左边身子挨床,不行不行,对心脏不好”。母亲连自己的事都操劳不了,还一心操劳已经长大成家立业的儿子的事,这行为看似不合情理,包含的却是伟大的爱。我们的世界不就是由这样的爱创造、靠这样的爱传承的么?
文章还有一个首尾呼应的细节,像乐章的开头和结尾:母亲“站在院门口,手扶着墙朝远处张望”“常常站在院子门口朝外张望,手扶着墙”,这一细节为文章奠定了浓郁的情感基调,也留下了不尽的回味。
难点指津
作者反复渲染母亲的孤寂。母亲年岁已高,孤独一人生活;她常翘首张望远处,是母爱的自然流露,也是孤独的体现;孩子们大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往日绕膝欢闹”的情景不再出现。作者深情地呼唤:“那欢乐,那不能再现的欢乐在哪里啊?” 儿子是孝顺的。总是有意识的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像《上边》的刘栓柱那样。还一心顺着母亲的心意,母亲想儿子喝酒,儿子就喝,母亲怕儿子喝多了,儿子就不喝;母亲说头朝这边睡好,儿子就朝这边睡,母亲说头朝那边睡好,儿子就朝那边睡。可这些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不能解除母亲的孤独,更谈不上让母亲的晚年幸福美好。作者一边感受着母爱一边反复地扣问自己的心灵:“我不知道漫长的冬夜,她一个人怎么度过?”“母亲现在在想些什么?”“我怎么没想到漫漫长夜母亲怎么入睡?”“我除了天天去看母亲一眼,帮她买买菜擦擦地板,还能做什么呢?还能做些什么呢?还能做什么呢?”作者为此“凄怆”“不安”。文章四处以“我的母亲!”独立成段,深沉地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也表达了深深的愧疚。
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子女该如何来孝敬老人使老人有一个美好的晚年?它不是一个母亲的问题,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这一问题就尤其显得迫切了。
考点训练
1、本文的细节描写具有什么特点?
2、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说说这一段在全文构思上起到什么作用。
3、如果你是这个儿子,你会怎样来孝敬这个母亲?
附:参考答案
1、白描,简洁,质朴,传神;典型独具个性,抓住了人物矛盾的心理和行为。
2、小时候腊月二十七八吃猪头肉的欢乐场景。这一段描写反衬了母亲在儿女长大之后的孤寂,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也表达了儿子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3、言之有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