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三点导读

作者:詹 佩




  美点赏析
  
  面对《站着》,要对它作出一种哪怕是比较精确的解读,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好在对诗歌而言,从来就不存在“达诂”,并且此诗并不长,我们不妨逐节逐行地进行某种层面上的尝试性的阐释。
  第一节,“站着,在伤痕的/阴影里,在空中”。简短的两行,却犹如一个特写镜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冲击与震撼。诗人没有写谁站着、为什么站着以及站着做什么等等,而是选取了“站着”的地点或者说背景作为诗句的切入点:“在伤痕的阴影里”,无疑会让人联想到诗人所经历、遭遇的黑暗、伤痛与苦难,这些“伤痕”如此之深之重,以至于烙印成诗人心里挥之难去的阴影,以至于诗人在它的面前就像一缕飘荡在空中的无根的风。我们不得不追问:在这些的“伤痕”里,是什么让诗人没有倒下而依然“站着”?“站着”是一种姿式,身体的姿式;更是一种姿态,灵魂的姿态,精神的姿态。
  第二节,也许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诗人是为了“你”或者说因为“你”而站着。理解这一节的关键便落在了对“你”所指对象的理解上。“你”究竟是谁?一个人(异性还是朋友?)?整个人类?一种精神?抑或是另一个自己?诗人笔下和心中的“你”到底指向什么,我们已无法知晓,但这并不重要,也许是某一个,也许兼而有之,但有一点我们可以非常明晰地感受到,那就是所有的“你”最终的旨归都在于一种精神和信念:对黑暗的控诉与诅咒,对苦难的承受与反抗,对希望的坚定与信仰。诗人一如置身于苦难与阳光、邪恶与正义之间的斗士,始终紧握手中的利剑,始终保持着“站着”的图腾般的姿式。
  第三节,更加晦涩。“可藏身之处”本身就再一次凸现了现实世界的黑暗与苦难铺天盖地,诗人无处得以安身立命。而在苦难与伤痕里,诗人执着地寻找那“可藏身之处”,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那么“可藏身之处”究竟是什么样一个处所?它在哪里?也许是一处没有伤痕的避难所,也许是一处充满正义的理想国。总之,诗人要带着这“寻找光明”的钥匙,走出地狱,去打开那沐浴在阳光中的天堂之门。而在这个寻找与抗争的过程,一切语言的言说都显得那么苍白,唯有自由的心灵与坚定的信念才是最好的行走姿态。
  
  难点指津
  
  这首诗没有“难点”,只有“难面”,因为它处处充满着障碍和难以破译的密码。它无异于一份“天书”。其解读之难,大概有二:其一,诗人的经历与写作的背景。欣赏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讲究“知人论世”,也就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经历与诗歌写作的时代、社会背景入手。而面对这种一个纯文本,我们既无以“知人”,也不能“论世”,这就使得理解失去了一个大前提,而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如果熟悉诗人的生命,这首诗的阅读也就会明晰许多。1942年,策兰的家乡被纳粹德国占领,父亲死于集中营,母亲被纳粹分子枪杀,诗人自己也在纳粹的魔爪下历经磨难,九死一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会发现并不是很难理解诗人的笔下为什么布满了伤痕、阴影,为什么“站着”了。其二,语言。策兰曾说,语言是二战后留给他的惟一未受到毁损的事物。然而,这首诗中,词语的破裂、浓缩、游移却又似乎全部都是一个个“毁损的事物”,处处充满着隐喻。欣赏这首诗,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语言感知力。也许正是这些“陌生化”的语言,才真正构成了这首诗充满着巨大张力的神髓和内核。面对一首诗,当我们无法从外部(“知人论世”)进入时,就只有选择从内部(文本的语言)作为理解的切入点了。因为文学的本质就语言。
  
  考点训练
  
  1.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有人说,这是一首言志诗;也有人说,这是一首哲思诗。你认为呢?试说明理由。
  2.仿照此诗,请以“行走”为题,写一首短诗。
  
  附:参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