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赶山场
作者:王儒彦
到赶场的日子,山里的姑娘相约闪进山道旁的竹林,在背篓里翻出从妈妈箱子里偷来的绣衣,穿好了,又把山风吹得蓬乱的头发用花头巾扎得巴巴贴贴。之后,嘴角就那么一抿,嘻笑一回,收起圆圆的小镜子赶路。一路上就洒满她们自编的曲儿和羞涩的想望,与那些粗悍的小伙在另一条山路上自编的曲儿和想望飞往一处。
十分热闹的不宽的一条小巷子,一眼就望个对透,但若硬要挤到那头去,倒要淌一身汗。赶山场的,就在这有点狭窄的巷子里卖些自家地里出的五谷杂粮,自家养的鸡鸭鹅鱼。山里人老实,要价不高,人家低低地还了价,还摇头咂嘴,大有嫌弃的意思,甩手要走,他就慌了,叫声“卖嗒”。接过票子,拇指蘸了口水,一张张地数,嘴里嘟哝有声,一面把钱包好,揣近贴身的衣袋里,背上空背篓儿逛街。逛够了,肚皮也贴背了,于是往热气腾腾的汤锅边一蹲,要一碗猪肉丝豆皮,半碗淡酒。见要是认得的,招呼拢来,添筷子添酒,然后就边吃边瞎侃。喝得醉了,放开粗嗓子唱起山歌,引来好些人看。
乡场上最热闹的去处,是新近摆的一个药摊子。除了卖耗子药、肥猪灵,还包医跌打损伤、头痛脑热、顽疾杂症。卖药人身后的墙上,一根绳子串着十几面写有“华佗再世”、“妙手回春”之类字样的赠旗,有新有旧,或红或黄。收录机不停地响着,时而是歌曲,时而是卖药人的吆喝。他是远方人,一口夹生普通话,自成一家。山里人挤上来,挤在药摊子四周,有的买药,有的看稀奇,把摊子围个密不透风。
山里人赶场,也不都是背着背篓的。好些人空了手来,不过是看看新鲜,凑凑热闹,这叫赶闹场。这年头,赶场一场比一场不同,原先没听过没见过的事儿,在这里都见到了,听到了。一件一件的新奇事,撩拨着山里人,激动着他们,也伤感着他们。
当街场上汤锅的柴火荡起清冷的余烟,新新旧旧的背篓、竹箩筐、布褡裢挤进大山的褶皱里的时候,那一路的撒狂,一路的笑骂,一路的默想,在山野里久久地漾荡。余音里有那么一点因新奇的撩拨而产生的兴奋,也有那么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忧伤!
学校: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导师:汪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