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作文如何展开矛盾
作者:晓 苏
第一种,情节错位法。所谓情节错位,是指写作者在设计情节和组合情节时,按照事与愿违的模式去进行构思和安排,使情节结构呈现出一种错位的状态,从而使作品产生一种悲剧性效果。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述这种情节的错位组合,这个公式可以分成三步:第一步,甲爱乙,乙不爱甲;第二步,甲不顾一切地爱乙,乙终于爱上了甲;第三步,当乙爱上了甲的时候,甲已经不爱乙了。这个公式基本上描述了情节错位的一般形态。例如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就是按照上述模式去展开矛盾的,我们可以把小说中的花花公子渥伦斯基看成是错位公式中的甲,安娜就是公式中的乙。渥伦斯基最初是爱安娜的,虽然他对安娜的爱情说不上纯粹,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色欲和肉欲,但因为安娜光彩照人的美貌,他还是如痴如醉地爱上了安娜。而安娜呢,虽然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对真正的爱情也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渴望,但由于生活于上层社会,许许多多的原因限制着她不能去公开地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渥伦斯基却对安娜穷追不舍,似乎有那么一种义无返顾的精神,安娜多少受到了爱情的感动,于是变得主动而胆大起来,公开承认了自己与渥伦斯基的恋爱关系,并离家出走,与渥伦斯基同居,到这时可以说安娜已经真正接受了渥伦斯基的爱,并把自己人生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然而,当安娜全身心地爱上渥伦斯基之后,渥伦斯基却开始后悔了,认为自己为安娜付出的太多,于是对安娜冷淡下来,渥伦斯基的自私和虚伪让安娜深感失望,随着误会、矛盾、分歧和冲突的与日俱增,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来实现人生幸福的理想彻底破灭,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安娜于是就选择了卧轨自杀。从整个作品的矛盾发展来看,作者对情节安排是错位的。
第二种,心理透视法。所谓心理透视,就是要求写作者逼真地全面地准确地展示人物矛盾的心理活动。矛盾有外在和内在之分,外在矛盾写起来比较容易,而内在矛盾却往往难以展开,但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必须要有揭示人物内心矛盾的能力。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最基本的要求是写出心理活动的微妙性和层次感,如潘向黎的小说《奇迹乘着雪撬来》,写一个已婚女人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内心的矛盾。这个女人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过着平凡而安宁的家庭生活,她知足常乐,无论是外部生活还是内心世界都平静如水,但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外国电影突然打破了她的这种平静状态。电影中一对深深相爱的男女没有结婚,分开之后都想念着对方,那个男的每年到了圣诞之夜都要到一个教堂顶上去等候他的初恋情人。这个电影让作品中的这个女人突然觉得自己生活得一点都不幸福,于是内心产生了矛盾。作者细致入微地展示了这个女人微妙而矛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女人内心潜伏已久的渴望,那是一种超越平庸生活的期待,那是一种人性浪漫情怀的觉醒。这一种带有私密性的内心活动读起来是这么凄美而动人。作者通过对女主人公人性深处那些隐秘部位的放大与透视,为读者洞开了一扇认识女性复杂心灵构造的窗口,让读者看到了一道陌生而迷人的女性情感风景,进而窥视到了潜藏在人性幽深之处的浪漫情怀和诗性品质。
第三种,主角缺席法。所谓主角缺席,是指作品中的主角——矛盾的一方没有直接出场与矛盾的另一方正面接触,情节的这种设计与安排表面看起来是回避了矛盾,而实际上却强化了矛盾,因为矛盾的双方不能正面碰撞,因而矛盾就无法从外部解决,于是矛盾就可能进一步转化,延伸、变异,然后集中纠结于人物内心。笔者有一篇小说叫《看望前妻》,抛弃前妻的男主人公因为心中还残存着一份对前妻的爱,更因为一种挥之不去的负疚感,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看望前妻的机会,于是千里迢迢去看望前妻。可是赶到前妻家里,正面接待他的却是前妻现在的丈夫老孙。前妻明明在屋里忙碌着,但男主人公却迟迟见不到她。老孙把他安排在门口树下坐着。前妻在屋里烧水泡茶,泡好了茶却是老孙端出来的。老孙让客人抽旱烟,客人不抽,前妻又从后门出去买回了纸烟,喊老孙拿纸烟给客人抽。男主人公喝着前妻泡的茶,抽着前妻买的纸烟,甚至能听见她的声音,但就是看不见她的人。后来,前妻又在厨房里为前夫杀鸡,鸡叫声让前夫抑制不住地跑了过去,而前妻却把厨房门紧紧关着,他只好退回到门口土场上,心想吃饭时总可以见到前妻吧。然而前妻把一桌好菜端上桌子之后却悄无声息地从后门出去了。作品紧紧抓住前夫希望看到前妻而前妻又不想让前夫看到这一对矛盾,并将这一对矛盾反复展示,逐步放大,不断扩张,人物之间的外部矛盾虽然看不出一点蛛丝马迹,但人物的内心矛盾却被极大的丰富和强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