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耻做明朝失路人
作者:胡 坚
看上去我们一日千里,看上去我们万象更新,这些都不需要了,只是事实常常不给面子。河南陕县的矿难救援成功,在电视机前观看全程的多少观众会想起《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别告诉我这两者没有关系,在这个肆意嘲笑大学生舍身救老农的时代,在这个包机救人被指为“炒作”的年代,太多的人会蹦出来给你讲效率,给你讲成本,他们个个都是精算师,做生意只会赚钱不会赔,他们会噼里啪啦给你按一通计算器,然后告诉你:“生还希望渺茫,救援成本过大”,叫你放弃,叫不幸的遇难者们长眠地下,尸骨不存,魂魄无家。“精算师”们也学过“崇高的理想”,他们也知道“包身工”,只是前者被他们遗忘,后者他们视而不见。
在我们身边,舍身救人反而成了居心叵测或是愚不可及;在美国电影里的“苏利文法案”,八个兵救一个,就成了终极关怀的样板戏令人唏嘘。甚至连50年前的朝鲜战争也面临被遗忘的风险,巨大的牺牲和奉献,被动摇被怀疑,那场战争为了什么?他们不能理解。
回忆是个好事情,因为它可以把飘上天的家伙重新拽回地面。在这个国度里,几乎所有的同龄人,都是看着相同的课本长大的,只是一样米养百样人,成年后,不少思维先进的家伙见风使舵学会了反思——反思自己成长的道路,甚至开始批评课本里的政治教化意味太浓,不适合他们清淡的口味。
口味当真清淡么?历史和政治,理想和品德真的与己无关么?人文精神,终极关怀,这些美好的名词,不是看两篇欧美散文就能养成的,改弦更张,把“狼牙山”换成“蜗牛”,以此“爱国自强”更是缘木求鱼。
谁是最可爱的人?——删去了课文之后,今天问起这个问题来,答案只怕会很多。
为了轻快地跑路,和国际接轨,我们自己在主动地斩断一些东西,一些和过去时代的关联。被我们忘记的,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时代,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一个可以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生命的时代,这个时代里,有人在黑暗中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有的人死在了黎明之前——如今,他们和他们的梦想,要被一同遗忘。
今天的友好,未必是用你昔日的友好就能换来的,当战争成为最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谁会选择和平?正因为有了这段历史,这段即将被遗忘的历史,我们才有了和昔日的“列强”国家坐在一张桌子旁平等说话的机会。你们或许并不明白战争的意义,但是任何坚持了道义和价值观底线的战争都不是白打。
历史不是否定进步的借口,但是进步的代价从来就不是彻底的忘记和背叛。划清界限,以示历史与己无关,表明自身的清白的同时,不妨仔细想想,历史如何成为包袱,让你充满不安?
《七根火柴》《榆钱饭》《小桔灯》《谁是最可爱的人》《包身工》《崇高的理想》《讲求实事求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我无意从这些熟悉的篇目中影射我们今天的现实,只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的这句话不知能否让某些人感到那么一丝脸红和愧疚?
在逃避什么?或者说,在害怕什么?是害怕理想,害怕信念?害怕牺牲,害怕历史?害怕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东西?它们让谁愤怒让谁伤心,以至于有人要抹杀它?小说家言,人们只是为了能够改变过去,才要成为未来的主人。
说这话的是我们喜欢的昆德拉。
——选自《网文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