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本期阅读套题参考
作者:命题者
参考答案]
1、B(原文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里的“十六国”是指一个朝代,从那时到元代经过了十几个朝代)2、D(其它各项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因,只有D项所说的原因是最根本的,因为形成一种学问的两个基本要素——资料和兴趣都具备了)3、D(“肖像史”只是指“供养人画像”)4、A(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不一定就是“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5、C(习:熟悉)6、C(这是匈奴呼韩邪单于提出的要求,上还没有表态)7、A(丞相于定国的建议就是贾捐之的建议)8、(1)汉元帝(或“皇上”)拿这件事来问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陈万年认为应当出击,丞相于定国认为捐之的建议正确。(2)成帝时,匈奴派使者来说想投降汉朝,皇上把这件事下放给公卿商议,商议的人说应该按照老规矩接受他们投降。(3)每件事都能像这样去做,天下难道有治理不好的吗。9、怀乡诗(或思乡诗)10、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是七天和两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心切。二是人和大雁的对比,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自己却没有回家,落在大雁的后面,所以在让人快乐的花前反而更惆怅了。第二首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诗人一边洒泪,一边写信给远方的亲人,这是实;后两句写自己的魂也随着信一起回到万里之外的亲人身边,这是虚。虚实结合,深深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11、归雁为什么舍得离开那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往北飞而回来呢?12、用了侧面烘托的方法。湘江女神在月夜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北方的,借大雁的反应来描写音乐的凄婉。13、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是前一句的宾语做后一句的主语。用在这里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流畅贯通,突出了与兴福寺有关的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表达了对兴福寺的热爱之情。14、这句话应该分两个层面理解:①常建的这首诗是写兴福寺的,所以说“住在这首诗里”就是住在兴福寺,这是实指。②我在兴福寺感受到了这首诗里所写的意境,所以说住在兴福寺就等于是“住在这首诗里”,这是虚指。15、①它具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②在兴福寺的院墙保障下,人们可以从它那里获得某种特定感受。③它的真实感非常强。16、结合这篇文章来看,“晒月亮”就是在月光下漫步,沐浴月光,展开具有禅思意味的联想和想像,享受静寂,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