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考场作文与历史文化名人

作者:何 郁




  对于中学生来说,写作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生活,这是作文的源泉,一个是阅读,这是作文的翅膀。没有生活,写作无从谈起,就好比做房屋没有最起码的材料;没有阅读,就好像没有翅膀,要想飞高望远,可能有点困难。这两个问题都很大,无法在一篇小文章里谈清楚,今天专谈阅读的问题。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读得满腹经纶,写起文章来自然就漂亮。这其实强调的就是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信然,这是至理。
  2002年全国卷,江苏一个小姑娘以一篇文言作文《赤兔之死》赢得满堂喝彩,究其原因,在于她“三国”读得很熟,有自己的心得。熟读一本书,对于写作文来说,的确作用很大。大约在2003年,北师大附中有一个孩子读海子入迷,迷到什么程度呢?吃饭也读,睡觉也读,坐车也读,走路也读,家里到处都是海子,书包里满满的也都是海子,睡觉的枕头下也都是海子。我想大概是海子的灵魂和精气神已经融入到这个同学的心灵中去了,这一年,他写了一篇作文《转折——春天,十个海子复活》,获得了满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作文中的精彩片断吧:
  但幸好,你留下了你的诗,和你一生不变的坚持。社会被震撼了,文学界被震撼了。人们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并试着理解你。你成了文学界的神话,诗歌的烈士。于是,我看到十个海子在春天复活,看到了你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每一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但却不是每一个失意人的死亡都会成为生命的转折点。唯有用心生活,用心去爱,用生命追逐理想的人才会最终得到人们的认可。
  说死为生命的转折点未免有点悲凉。但也许,有价值的死多少会冲淡这悲凉吧——就像是屈原,或是王国维。海子,你一生追寻梦想,死亡后精神长存于世间,这,便是永生啊!
  海子,活着的时候你定没有想到自己死后会被人赏识吧。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消逝之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如你红头发的瘦哥哥梵高,一生静默地守候,却换来了死后的又一次重生。死亡,是你们共同的转折点啊!
  这位考生是多么深刻地诠释了“转折”的内涵啊!他独具眼光地挖掘了海子的死的意义,死,对于海子来说,恰恰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生前的海子没有太怎么引起人们的注意,死后却倍享哀荣。因为死,所以生,所以永生!这里面,既有对海子的理解,也有对社会的微讽,更有对海子深切的认同和对海子之死的深深的慨叹。真是好文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佳绩,我想一个很大的原因得益于这个同学对海子的深入的浸入灵魂的阅读!因为读海子,成就了一篇妙文。
  不仅仅是写考场作文需要我们深入地读“懂”一本好书,读“懂”一位历史文化名人,许多考试题目本身就强调“读”的重要性,就专注于考察考生读的积累和运用。比如,2004年的福建卷,就直接以十个人物命题,这些人物或者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如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霍金,曹操,或者是作家塑造的文学形象,如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等。想想看,如果没有读的积累,不能做到饱读诗书,怎能写得好这些作文?无独有偶,2006年的福建卷再一次命制了与读书有关的作文题。以“三国”为基础,拟出了一个话题,“草船借箭,不到十万支”;以西方荒诞派戏剧为基础,拟出了一个“戈多来了”的话题;以中国绘画艺术为基础,拟出了一个“留点空白”的话题。这三个话题可以任意选取,但都不容易写好,需要考生有丰富的阅读基础,还需要有超凡的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2006年的安徽卷,更是直接以一个“读”字为话题,来考察考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由此可见,阅读在高考作文中是多么重要。
  不仅高考作文如此,中考作文也同样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而且,初中生因为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要想写好作文,就更需要阅读。2007年福建省福州市命制了这样一道中考作文题:
  同学们都读过下面的名著和课文,请从中任选一部(篇),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名著:《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鲁宾逊漂流记》(笛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朝花夕拾》(鲁迅)
  课文:《送东阳马生序》(宋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散步》(莫怀威)、《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海燕》(高尔基)
  写“读后感”,既考阅读,又考作文。设想如果平时读书荒疏,肤浅,读得不深入,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就不可能写好这样的考场作文。
  当然,不是说任意读一本书,任意读一个人,就能写好这篇“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考场作文。读书读人,都应该精心挑选。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慎重。下面结合西楚霸王项羽来说说读写结合的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安排步骤:第一,熟读史料。从历史书中找到有关项羽的材料通读,重点是读《史记》中有关项羽的部分,特别是要熟读《鸿门宴》,读出自己的体会。比如项羽小时候不喜欢练字,却喜欢击剑,人小志大;力举千斤铜鼎,与虞姬两小无猜;攻打秦兵时,破釜沉舟,决一死战;大败秦兵后,坑杀20万兵卒;鸿门宴;自立西楚霸王;楚汉对峙;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等。掌握了这些材料,对项羽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写作文时,就可以灵活运用了。第二,熟读诗文。关于项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文,这些诗文都能够启发我们的思考,写到文章里来,还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可读性。比如:
  鸿门(唐·胡曾)项籍鹰扬六合晨,鸿门开宴贺亡秦。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
  过项羽庙(宋·陈洎)八千子弟已投戈,夜帐犹闻怨楚歌。学敌万人成底事,不思一个范增多。
  项羽(宋·陆游)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足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无题(宋·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虞姬(清·吴伟业)千夫辟易楚重瞳,仁敬居然百战中。博得美人心肯死,项王此处是英雄。
  第三,熟读文章的精彩片断。项羽的故事历经二千多年,引起人们的思考也很多,优秀篇章也很多,恐怕我们读不过来,但我们可以熟读一些精彩片断。甚至有些高考满分作文写的就是项羽。我们来读两个片断:
  不知何时,四面响起那该死的楚歌,如黑暗中的恶狼,狡诈出战,让人琢磨不透。没有了选择,没有了退路,你那英武的身躯也不禁抖动了,泪落无声,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何等的伤痛,何等的悲壮,看到虞姬那花样的容颜永远逝去,你不悲恸吗?看到那艰辛的辉煌也付之东流,你不后悔吗?我想握住你的手,竭尽全力,你却无动于衷。我握不住你颤抖的被泪水打湿的如同铁锤般坚毅的双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我只知道你想突围。
  ——(《我想握住你的手》)
  这是2006年上海卷的一篇作文的一个片断。作者把自己设想成乌骓马,握住主人的手,与主人倾心交谈,既表现了对主人的担忧,更表达了对主人的忠贞之情。文字极富感染力。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意气可谓悲哉!“力拔山兮气盖世”,其意气可谓壮哉!而从项羽起兵江东到直捣咸阳的主要目的来看,项羽产生意气的动力是简单的,因而注定了他的意气是简单的,这些简单背后不光写照了个人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更昭示了一个历史规律,引无数后人穷经皓首地去解读。
  ——(《谈意气》)
  这是2006年湖南卷的一篇作文的开头一段。作者先引述诗句,营造情调,把读者带进文章。接着抓住“简单”一词,深刻挖掘项羽兵败的意义,指出简单的意气,既昭示着个人的命运,更启示后人思考历史的进程。文字简洁,干净,自有一种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