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三点导读
作者:孙永方
这是一个沉重、凄美而又温暖的故事。文章以洋溢着的真情之美打动着读者的心灵。这里不仅有令人哀惋、沉重的血色母爱,还闪烁着能使冰冻之心变温暖的人性美的火花!
张老师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是啊,那串串鲜红的糖葫芦上,又何尝不沾染着母亲的血呢!大学校园里的男孩子,那是红山楂给了你这样求学的机会,也是母亲用生命作的交换!记得一篇《血色母爱》的小说里,身穿浅色羽绒服的母女俩被围在了雪山上,为了救援的飞机能够看清她们,为了女儿,母亲竟割断了自己的动脉。那雪地上鲜红的血哦,它和那鲜红的糖葫芦是在怎样共同演绎着人间凄绝的母爱!
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母亲,为了孩子,她们在默默地做着自己能做的一切,那个为儿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三迁的孟母,那个因为儿子的残疾而宁愿残疾的是自己的史铁生的母亲,还有千千万万为我们而无怨无悔耗尽自己一生的母亲们,哪一个不是在平凡之中创建着伟大?母亲啊,这个被人们歌颂了千百万遍的真情,却总是那么让人动容!
“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男孩子绝不能永远生活在悲伤、孤僻之中。那“酸得发涩”的山楂果儿,“转眼之间”“被同学们抢光了”。张老师在黑板上写道:“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和谐的班集体又是多么温暖的大家庭啊!人人都有一颗爱的心,他们会打开另一颗冰封已久的心灵!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心灵不能够尘封,我们为男孩子能够重沐阳光而感到欣慰,我们感动于人性美的温馨!
本文的美在于以情动人,这种情不仅突破了常规的母爱,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大美!
难点指津
这是一篇情感十分细腻的小说。全文在多处不着痕迹的对比中,悄悄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如第2段中那“绿色的‘弹珠’”“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和“青春朝气的身影”构成了对比,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远离班集体的孤独的男孩。
第3段中“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发涩的山楂果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而他却“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来。这样的对比中,更突显了男孩对山楂的情有独钟,让我们想探究他的心灵,为后文的故事作了铺垫。
第7段,他“听了之后”“蓦地站了起来”与“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的对比,可以看出他对山楂的感情是如此之深。
第9段,“下午,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拥向那一小片山楂林”,“惟有他呆在教室里”。第11段,隆重的联欢会与他寒伧的“煞风景的山楂果儿”的对比,都让我们想走进男孩的心灵,去探个究竟。
这一系列的对比,都很好地为下文作了铺垫,暗示将有一个故事发生。果真,就是这小小的山楂果成就了他,却永远带走了母亲!我们再细细品味这一系列的对比和细节时,一切与众不同,一切又理所当然。这些对比既为下文作了铺垫,又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考点训练
1、分析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2、探究张老师这个人物的作用。
附:参考答案
1、多处以对比的形式设下伏笔,为后文故事的展开作铺垫。(具体见难点指津)
2、①起到线索的作用。②深化主题,使本文的感情不仅超越了母爱,而且让读者看到了人性的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