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三点导读
作者:陆正贵
古人主张“文以载道”,道即思想,当然也包括情感。对于散文而言,情感显得尤为重要,乃一篇之精神,而理性的思考无异于散文的灵魂。杨牧之先生心怀无比感激、无比景仰之情游历托尔斯泰故居,感受托尔斯泰的人格精神,留下了让人回味无穷的《托尔斯泰的追求》,这是一篇情理兼融的美文。
本文之所以感人,首先在“真情”二字。因为爱,所以真;因为真,所以美。作者拜访的托尔斯泰故居,那是一个朴素,但不普通的地方。因为在这里生活过的、安息着的是一代文学大师,世界级的文学、思想泰斗,所以作者是满怀无比感激、无比激动、无比景仰之情去参观的。在文中,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无限虔诚之意。去的时候,“早上很早就上路了”,尽管下着雨,但兴致丝毫不减。看到庄园的一草一木、阳光、空气,都觉得是美的,有一种爱屋及乌的味道。而对墓地描写之细致、精确,足见其观察之细心,印象之深刻。而写作间的木椅、木桌、小窗户,这些简陋的设施让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达到极至。而对于托尔斯泰的一些行为,作者更是赞叹不已。无论是他对美的自然和庄园的热爱、回归,还是他对自己理想的执著追求,抑或是对于名利的淡然而视,甚至对于死后的安排,一切都饱含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由衷的景仰之情。
美点之二:在于“至理”。文因理而深,理凭文而显。一篇好的作品,读后总能让人回味无穷,如余音绕梁,三月不止。本文虽为游记,但我们感觉游的成分很少,而让人回味的哲理却比比皆是。作者来到托尔斯泰的庄园,首先惊叹于托尔斯泰为何离不开庄园。明着在写景物之美,实则在写人情之纯,那是源于托尔斯泰对自然、纯洁、明朗的热爱与追求。来到托尔斯泰的墓地,作者更为吃惊,缘何而惊,惊其坟墓又小又矮且荒凉,与其名声之显赫,形成强烈反差,这不能不引起读者深深的思索,人生的境界可见一斑。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毅然离家出走,竟是缘于理想与现实的撞击,内心巨大的痛苦,为了执著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倒在追求的路上。而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又有几个人能与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而他却多次失之交臂,这究竟为何?一篇短短的文章,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思考托尔斯泰,也思考我们自身。这每一个问题似乎都凸现着一个光辉、伟大的托尔斯泰,都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神圣的洗礼。
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而杨牧之先生能让每一个读者感觉到他的伟大,并且崇敬、向往,进而思索自己的人生,实乃杨先生之高明。
美点之三:手法运用娴然,衔接过渡自然。
本文使用最为成功的手法莫过于对比,作者极力刻画其庄园的自然,其坟墓的矮小,其书房的简陋,而作者正在这不经意的描写之中凸现了托尔斯泰的伟大。文章抓取托尔斯泰晚年出走的事件深入感悟人物的精神,并与瑞典文学院由于嫌忌他晚年的思想而不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进行对比,突显了他追求的卓尔不凡,人格的伟岸、高大。而且整篇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怀、议论于一体,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层次清晰,衔接过渡了然无痕。
难点指津
由于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对于我们很多读者而言比较陌生,如果能够了解其人生经历,其思想观念,或许较容易理解本文。本文难点:第一、他为何在82岁高龄还要出走,他的理想究竟是什么?现实是怎样的?第二、瑞典文学院为何感到他晚年的思想很危险,让他们恐慌,从而拒绝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这些问题,最终的症结就在于托尔斯泰的思想,即他的追求,文章虽名为“托尔斯泰的追求”,但文中并未昭示他的追求。其实,托尔斯泰的创作活动,主要在俄国两大政治事件“1861年废除农奴制”和“1905年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之间进行的,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一生是在不倦的艺术追求和精神探索中度过的。他出身于贵族家庭,但不满于贵族生活,反对农奴制,企图改善农民处境。后来他的思想从贵族地主的立场逐渐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号召人们实行平民化,放弃一切生活特权,坚决站在农民一边,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所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这也许正是他让人恐怖之处。他曾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在他的作品中,你总能感到他对人的深深的爱和对灵魂的拷问。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那是人类的忏悔。为了自己的解脱,82岁高龄的他依然离家出走。他的死是为殉道而死,为理想而亡,他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
考点训练
1、托尔斯泰为什么离不开他的庄园?
2、体味作者游历托尔斯泰故居时的感情。
3、什么是真正的追求。
附:参考答案
1、庄园阳光、自然、洁净、优美,表现他对美的追求。2、无比感激,崇敬,由衷赞美。3、为了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甚至献身也再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