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考场作文与联想想象
作者:何 郁
几乎可以说,所有的作文题目,都是需要联想和想象的。比如:
命题作文——2006年北京卷“北京的符号”、天津卷“愿景”、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辽宁卷“肩膀”……;2007年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嘴边”、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福建卷“季节”、江苏卷“怀想天空”、湖南卷“诗意地生活”等……
对这些题目,我们必须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在作文里创造一片自由的天地。由“北京的符号”,我们可以想到传统的经典和当下的时尚,想到现实已有的一个建筑和未来需要创造的标志,想到一个小的具体的事例和一些大的文化层面的思想……由“我想握住你的手”,我们可以想到这个“你”,既可以指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一种信念、一种思想,既可以指一本书,也可以指一个故事,既可以指一段历史,也可以指现实中的一个困难,既可以指一个朋友,甚至还可以指一个敌人……由“季节”,我们可以想到人生的季节,社会的季节,历史的季节,文化的季节,思想的季节,命运的季节,可以说,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季节”,都打上了“季节”的鲜明的烙印;我们还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季节”的故事,思考一个关于“季节”的话题……如果没有联想和想象,这些思考和追问又从哪里获得?
话题作文——我们用2006年全国卷一个作文题目来作为例子说明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寓言故事寓意丰富。联系整个故事来看,作者对故事中出现的所有“人物”都没有明确地表明态度,即便有些思想倾向,那也是故事中“人物”的态度,作者并没有说明,留给我们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十分广阔。这就意在告诉我们,故事的寓意需要我们自己去开掘,去提炼,去发现。我们可以从肯定和否定的角度去联想:牧羊人所否定的是什么?牧羊人认为这只乌鸦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牧羊人的孩子所肯定的又是什么?孩子认为乌鸦勇敢地去拼搏,其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这就可以写一篇文章了。还可以从正面和反面的角度去联想:老鹰在人们心目中,一向是正面形象,因为它搏击苍穹,英勇无畏,而乌鸦在人们心目中一向是反面角色,因为它哇哇乱叫,显示凶兆;本寓言故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肯定老鹰的前提下,来为乌鸦平反、正名?这就又可以写一篇文章了。再从某一个侧面来看,比如从牧羊人的角度,他身上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因为他成熟老练,洞彻人生是非,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但他身上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因为他保守自闭,目光短浅,且看不惯新生的力量,顺着这样的角度写出的文章又该是多么深刻;还可以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孩子固然天真可爱,无知无畏,他肯定乌鸦的拼搏精神似乎也是值得肯定的,但若我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清醒的认识,做事情单凭一种精神,懵懂莽撞,又如何能取得成功?因为我们有时候按照周密的计划去做一件事情,尚且多有失败,更何况只凭热情行事?这样做的后果可想而知!若能从这样的角度去立意写一篇文章,不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吗?
每一篇成功的高考作文也告诉我们,作文里必须有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它同生活一样重要。我们来看几个片段。
1、借助物象去联想和想象——
可是当我准备好了时,您却突然害怕了。不是吗?怕我受不了雷电的惊吓、狂风的考验。害怕我受一点点委屈,有半点闪失。您害怕我飞得太高了,飞到您看不到的地方,您畏浮云遮望眼,甚至害怕我“别君去兮何时还”,唯恐我永远离开您。于是您不断收紧手中的线。在多云转阴的时候,在西风更紧的时候,在我就要接近云端的时候,您一次又一次把我拉回。
——选自2007年全国卷“摔了一跤”优秀作文《风筝》
作者借“风筝”联想和想象开来,阐释“放”和“收”、“送”和“拉”的辨证关系,既写出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想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又表现了对父辈过分“收”和“拉”的强烈不满,文章既有思想,也有体验。
2、借助故事发挥联想和想象——
一个孩子,一个母亲,一个乞丐,一堆柴。
孩子和母亲住在乡下的一间屋子里。屋子外有一堆柴。一日,这里来了一个乞丐,乞求着母亲赏赐一些饭菜。
母亲没有马上答应,却叫乞丐把一堆柴搬去屋后,乞丐没有办法,只得照搬。搬完后,乞丐已是气喘嘘嘘。母亲盛来丰盛的饭菜,亲自端到乞丐的面前,看着他大口大口地吃。母亲说:“看,你也有双手,也有力气,也能挣到饭吃。”乞丐似乎震动了一下,接着又埋下头吃饭。但是谁都可以发现,在那一瞬间,有一种东西在乞丐眼里流淌。
就这样,屋前来了一个又一个乞丐,屋前的那一堆柴搬去屋后又被搬到屋前。
终于有一天,母亲病逝了,年幼的孩子一下子失去依靠。这时一个老板找上门来,无偿地供孩子读书,并把他培养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作家。这个老板就是当年那个上门乞讨的乞丐。
——选自2007年全国卷“帮助”优秀作文《失望的丛飞》
这篇文章紧紧扣住丛飞无私地帮助他人却不被人们理解来落笔,如果硬写,也能勉强成文,但势必吃力不讨好,而且也很难深层次地诠释“帮助”的内涵。作者是聪明的,他借助一个久远的故事来丰富“帮助”的意义,来挖掘“帮助”的独特内涵,“帮助”有时候甚至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因为距离远,因而很有审美价值。一个小故事为这篇文章插上了一对腾飞的翅膀,使文章飞得很远,很高。
3、借助身边人和事去联想和想象——
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曾在天津求学。不久前市场上猪肉价格飞涨,他亲自去农村养猪户家中,了解养殖过程,调研生猪养殖情况。对媒体他言语诚恳,“政府要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吃得起猪肉”。话语真诚朴实,没有半点花里胡哨的政治高论,不像有些官员,拿腔作势。温总理实实在在地让底层老百姓受到最普通的牵挂,能够让老百姓安安稳稳地生活。这就是天津的“倍儿好”性格。
——选自2007年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嘴边》
这篇文章扣住“倍儿好”这句带有典型的天津地方色彩的口头语来写,写出了天津人的真诚朴实的性格特征。文章通过联想,让我们看到了亲切和蔼的温家宝总理是如何体察下情,如何关注民生疾苦的,他的真诚和朴实,让人感到亲切和踏实;这一点也恰恰像天津人的性格,这就是“倍儿好”性格。文章生动,亲切,口语化,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很有个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