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继承传统与强化创新

作者:杨建军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新课程改革以强化创新为重点,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传统的以“教师善讲,学生善听”、“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还给学生自由思维空间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完全必要的。反省并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广大教师从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新的教学思想,这对广大教师来说也是非常及时的。问题是如何清醒认识和审视新中国成立以后5O多年的教育工作,以及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策三先生如是说:现在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是我国课程理论和实践一个世纪以来几代人努力的成果,甚至可以说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几百年、现代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推行以来共同创造的成果。总体上,基本上是全面发展教育的课程,是以培养现代人为教育目的的。虽然发展不平衡,不断在发展、变革,但有很大的稳定性。它的改革的具体形式,大多表现为调整。国内、国外都有学者使用“微调”这个词来比喻课程的改革,是形象而贴切的,也是有见地的。把课程改革设想为“大手术”,动则改变或构建一个体系,是失之轻率的。
  近来不少进行新课改的教师把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全盘封杀,重起炉灶,追求花样百出,这是只讲形式,不求实效的做法。
  下面介绍一个“满堂问”便可见一斑。那是一节语文课,老师总共提了16个问题,提问了22个学生,回答的学生有56人次。学生是为主了,互动时间也足够了。可是仔细研究这些问题,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16个问题,大多是“假问题”: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谁?2、济南冬天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在第三段中找出描绘雪后山景的句子。4、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5、找出文章前后照应的句子。提这些问题与其说是激发学生思维,不如说是打发课堂时间。第一,这些问题大部分是事实性的,学生都可从书中找到;第二,所提问题与其说是在努力引发一场有意义的讨论,不如说是一场口头测验。
  提问应该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纽带,它应该是将教师要讲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的契机。必须教的东西不直接讲授,而是将其转化为学生想学的东西,这才是发问的本质。而那种为问而问,为答而答,提问和回答事实上都已经远离了发问的初衷。再则,殊不知“满堂问”的本质,仍然是老师的操纵,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操纵的方法:教者力图用环环相扣的问题抓住学生,让学生神经高度紧张,没有喘气的间隙。这样,一个个问题像一根根鞭子,时刻悬在教室的上空,或是集体挨打(此之谓“齐答”),或是个别被抽(此之谓“指名答”)。其“特效”是,少数奥赛选手的料子还能有一点享受的滋味,而芸芸众生只好“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极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简直如临地狱。学生们带着如此沉重的精神负担,甚至是变相的“体罚”,怎么能够真正地把学习搞好呢?“满堂问”貌似先进,实则更落后,甚至有点儿残酷,与真正先进的教育理念南辕北辙。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都是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应该说,新课改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推陈出新,教育的继承性是很强的,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其结构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看看一个世纪以来(无论中外)中小学的课程表,语、外、数、理、化、生、史、地、音、美、体,大同小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讲授、谈话(讨论)、练习、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和方法也是普遍采用……教育改革不是如同建房子那样,必须把旧房子推倒,把基地清扫干净,在空地上盖起新的房子;恰恰相反,必须在既有的教育基础上逐步进行改造,并且是或快或慢的长期过程。
  说到底,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目的是把本民族世世代代相因相袭的认识、经验、思想、观念、精神、习性等有效传递给下一代,从而保证本民族的延续与发展。正因为如此,课程改革必须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课程建设就是本土性的文化建设。当然,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好,课程建设也好,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封闭僵化,而应在承前启后的过程中一点一滴更新推进。新课改强调一个“新”字,并非是将传统教育方式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育的创新。譬如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习组织者角色的转变,即由“重教”向“重学”转变,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往的科学而又实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仍旧是应该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