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关于文本解读的一些思考
作者:夏江涛
其一是教师解读的泛政治化倾向。课文作为静态的文本,作为受观照的客体,对它的阐释会因解读主体的不同而有千差万别的结论。无疑,中学语文教育中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而且这些都是必需的,但是如果把每篇文本都贴上政治的标签,贴上政治的防伪标志,无疑将是教育的黑洞。
其二是文本解读的泛概念化。所谓泛概念化,就是用一种模式去观照文本,更多地从背景、创作意图等等;从思想上去规范文本,从一种神圣而伟大的情操去操作。解读诗歌要看有没有象征,有象征要看什么意象象征美好的事物,什么意象象征丑恶的社会现象;解读散文要看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解读小说要发现赞美了什么,鞭挞了什么。
其三是文本解读的泛标本化。标本是供解剖的观照物。其中,器官的功能取代了机体的活力,局部的锐化消解了整体的丰富,个别的单调性肢解了完整的立体感。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机械化、程式化操作极其残忍地肢解美文,倾力于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割裂了浑然天成的审美境界。
这样的文本解读方式,是意识形态话语的体现,是教师自我权力话语的展现,在潜意识里始终是唯我独尊。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不能突破原来功利性的教育理念的拘囿。语文工具论拨了乱但还没有反正,又加上教学方法的技术论、操作论,教育理念落后,必然导致解读的简单化误区。诚然,识字是读写的基础,是体验的基础,是表达的基础,但如果仅把基石当作终极目标,抱着砖头当大厦,那么整个教育将变得赤裸。语文不仅仅指平面静态的语言文字,更包括由这些平面和静态的材料所组合成的主体,动态、生生不息的言语流程。文字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而话语则是个人意志的体现,包含了表达主体深具个性气质和精彩的独特选择;更具主观表现性质,而且伴随着话语过程的深入展开,不断派生出新的语境,而新的语境又不断赋予词语特定的个性甚至新的生命。
而且,文本还有对广义文化的负载功能。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母语教育的人文性要比传统的思想性更具宽广的外延,要比狭隘的思想品德更具有超越性和开放性。它以对个体的生存形态、生命意识为最终的价值关怀。中学文本的基本内容是文学作品或准文学作品,而文学即人学,立体、丰富而又深刻地反映了人的精神世界和超越某一具体的现实生活,因而对它的解读直接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包括情感、气质、个性、追求等。同时,母语文本的审美价值,即对深蕴着美感的作品的涵咏、品味和全身心的融入其中,自然而然地培养着个体对语文美、艺术美、自然美的欣赏能力,久之必将收到怡养性情、健全人格、优化生命质量的功效。因此,如果不能抛却传统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文本解读的多层功效,势必造成文本解读的误区,并越陷越深。
其二,没有树立文本解读的学生主体观。学生在母语习得中是带着已有的丰富多彩的个体经验进行自我的文本解读的,带着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认知的,并由此而形成了学生在文本解读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我们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解读过程,尊重他们自己的价值关怀,尊重他们自己的情感、个性、人格发展的过程。但有的教师却把学生当作可扩充的容器,当作受教育的被动的对象,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解读的差异,忽略了因经验的不同而造成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差异,硬性地用自己从参考书上得来的只言片语作为权威去规范学生的体验和结论,硬性地把学生的作为解读主体的个体体验从心灵上抹去。长此以往,教师解读话语便成了课堂教学的权力意志的最直接的统治者。
其三是缺乏本文解读的多种理论和方法,缺乏必要的艺术思维方式。文艺理论和美学都告诉我们,对某一文本的观照绝不只有一种解读方式,不同的解读理论和解读方式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和结论,或者同一结论可以用不同的理论和方式去体验,去解读。如果仅用传统的单一的固执的理论去解读内蕴丰厚的文学作品,势必造成解读的概念化、片面化和单调性,从而造成意蕴的多层流失,更遑论去给学生的解读“导航”。《米洛斯的维纳斯》,她确实需要断臂,但对为什么非断臂不可的问题,如仅用传统的理论去读解,恐怕难以讲清,而这又是一个必须讲清的问题。即使知道断臂是给欣赏者留下空白,留下更多的再创作的空间,但为什么是这样恐怕需要接受美学来解读,但我们也可以用精神分析理论得到同样的结论。所以,解读的个人体验也就在于此。从现实发展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以及它们和文学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将会加快增大。让所有的人都接受和运用单一的文本解读及方法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更多更广的理念和方法去解读。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她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进入艺术,也只有空灵蕴藉的语言才能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涵。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是不能用纯粹客观的词语来描绘的,教师就往往要通过模糊的具有诗意的弹性语言进行富于情趣的美感描述,激起学生去欣赏玩味的兴趣。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只是艺术王国的一个“导游”,文学的美景主要靠学生自己去领略。教师采用形象比喻和意境描述的方法,就能够有效地传达教师意识和作家意识相遇、相认、相融合时的初始经验,同时也容易诱发学生的想象,对文本的审美意味产生创造性的理解。如果教师不具备这种思维方式,单纯地追求结论,把结论当作解读的惟一,从而取代解读主体的体验过程,那就会把语文教学领入僵化的荒原。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必须改革。除了作为静态文本的教材要改革外,在文本解读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学语文教师也应该承担起改革的重任。中学语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
首先,尊重学生,注重解读过程
社会生活是“文本Ⅰ”,作者据此创造出作品,这是“文本Ⅱ”。“文本Ⅱ”被选入教材,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形成老师头脑里的“文本Ⅲ”和学生头脑里的“文本Ⅲ”。这两个“文本Ⅲ”是不同的,因为产生两个“文本Ⅲ”的主体,他们对“文本Ⅰ”的解读、体验是不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Ⅲ”,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教师不要老是执著于自己的“文本Ⅲ”,拧住学生的耳朵把它强制灌输给学生,试图去矫正学生头脑里的“文本Ⅲ”。教师应该注重两个解读过程,特别要注重学生形成“文本Ⅲ”的过程,明确学生形成“文本Ⅲ”与教师形成“文本Ⅲ”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以便让教师“文本Ⅲ”的形成过程去影响学生“文本Ⅲ”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讲解自己的“文本Ⅲ”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在这一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从结论上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这里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和作者对话,而不是让教师与作者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作者的对话。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多种文本解读的理论及方法
今天,科学技术正以人们不可想象的速度更新,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广泛的变化。文本创作活动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位置,文本的载体,文本传播和文本接受的途径与方式,文本的形态、类别和样式等,都已经发生变化。因此,21世纪的文本解读将从多元分化的趋势走向多元中的互谐。这是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里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往频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以及它们和文学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快和增大。在一个国家之内,让所有的人都接受和运用单一的文本解读理论及方法是不可能的。文本解读的多元化是文化进步和繁荣的结果,也是文化进步和繁荣的标志。这是人文性的要求。文本创作活动及其成果、读者对文本的解读,都是和主体的个性紧密相连的。现代人日益重视和珍惜个性,强调人文精神,强调尊重人、理解人。教育要现代化,就必须培养人的现代化,让教育充满人文精神。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允许教材解读的多元互谐。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以多元文本解读理论和方法武装自己,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发挥其主导作用。
第三,教师解读文学文本必须运用艺术思维方式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她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进入艺术,也只有用空灵蕴藉的语言才能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涵。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是不能用纯粹客观的词语来描绘的,教师就往往要通过模糊的具有诗意的弹性语言进行富于情趣的美感描述,激起学生自己去欣赏玩味的兴趣。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只是艺术王国的一个“导游”,文学的美景主要靠学生自己去领略。教师采用形象比喻和意境描述的方法,就能够有效地传达教师意识和作家意识相遇、相认、相融合时的初始经验,同时也容易诱发学生的想象,对文本的审美韵味产生创造性的理解。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科教师,更应该注重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要让学生明白,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猜测和假说,它们最终不会被证实,却会随时被证伪。科学的精神不是昭示无法反驳的真理,而是在坚持不懈的批判过程中寻找真理。科学的特征在于批判思维,不迷信、不盲从的批判和探索精神才是科学的精髓。这是中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