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试论古诗的审美鉴赏

作者:朱英枝




  对古代诗歌教学的研究,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诵读法”,“品读法”,“美读法”,“改写法”等,都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值得借鉴。但我认为,在教学中除了词句的掌握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对诗歌思想内容及其所营造的意境、诗的风格特点进行审美意义上的鉴赏。
  
  一、在联想中鉴赏古诗
  
  鉴赏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关键步骤,也是体会诗歌艺术风格的重要一环。而联想,恰恰是进行鉴赏的最重要的思维活动之一。朱光潜在《美感与联想》中说:“在关照自然和艺术时,我们最容易起联想,例如红是火和血的颜色,所以看到红令人觉得温暖,感到热情;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所以看到青色令人联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这当然是形象思维的作用。而古诗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来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这一特点对鉴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鉴赏的过程中,要站在审美的高度,感受艺术形象,体验真挚情感,以“真、善、美”的教学审美基础,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把握和评判,从中得到美的洗礼和情的感召。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即由眼前事物想到另一相关的事物。它是客观事物的联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认为鉴赏古诗要有以下步骤:
  1、纵向联想,即联想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诗人的生平遭际及其性格特征,知人论世,鉴赏古诗。
  诗人是时代的儿子,诗是时代的产物。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其社会经济状况和面临的社会矛盾,必然决定着他的生活和命运,这种影响也必然引起他对人生前途、国家命运及社会理想的思考,从而影响到他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制约着他入诗的题材与主旨的表达。所以我主张在古诗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简单讲解诗人生平及诗作的时代背景。
  比如李白,他生于盛唐时期,感受着唐王朝繁盛时期昂扬的时代精神,后期又亲眼看到了唐代社会的衰败。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高尚理想与黑暗腐败的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加上他豪迈的性格、奔放的感情,反映在他的诗里,就既有建功立业在于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有对朝廷黑暗的愤慨不平与无情抨击,形成了想象瑰奇、“雄奇飘逸”的浪漫诗风。因此读他的诗,我们就要想到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想到他“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想到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想到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情怀;想到他奉召进京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想到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苦闷;也想到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傲骨”与“生命硬度”。如李商隐,他陷于“牛李党争”之中,“困顿失意”,一生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解读他的《无题》、《锦瑟》,就可以体会到一种朦胧的意境,一种不便明言的苦楚。又如王维,其诗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读他的诗,无论是早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还是后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清幽,以联想为切入点,就会得到美的享受。再如宋朝爱国诗人陆游,他一生志在恢复,却报国无门,请缨无路。读他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以想见他收复失地、至死不渝的执著……
  知人论世,可以从诗的思想感情方面,快捷地进入诗的理解阶段,从而对古诗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2、横向联想,即由此句联想到彼句,其间关系可相类也可相反,在比较中鉴赏诗的艺术氛围,体会其诗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所叙之事及所言之志。
  例如:同是写送别,高适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而王维写“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同类对比,一格调高昂、豪情万丈,一悲切低沉、离愁浓郁,其形象、其情愫感人至深;同写哲理,苏轼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王安石却写“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相同的句式,不同的道理,诗人的心态可见一斑;同写登岳阳楼,杜甫写“吴楚东南柝,乾坤日夜浮”,孟浩然写“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同样的夸张手法,不同的切入角度,给人异曲同工的气势美和震撼力;同写诸葛武侯,杜甫写“出师未捷身先死”,述自己的无限惋惜与壮志难酬之悲愤,而陆游写“千载谁堪伯仲间”,以诸葛自况,抒写报国之志;同写早春之景,杨巨源写“绿柳才黄半未匀”,韩愈写“草色遥看近却无”,相同的构思,不同的景致,勾起人不同的美感。
  由课内扩展到课外,在古诗鉴赏中进行诗句的横向联想,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得到鉴赏能力的发展。同写春日杏花,有“一枝红杏出墙来”和“数枝红杏墙外开”之别,一“出”一“开”,意境之高下不言而喻;同是写洞庭君山美景,刘禹锡写“白银盘里一清螺”,雍陶写“一螺青黛镜中心”,相同的比喻,不同的构思,使人望形而知情;同写项羽,杜牧写“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李清照却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抑一扬,褒贬自明。
  这样在联想中分析、比较、积累,在解读鉴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并养成习惯,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强化他们的记忆,坚持下去,必然会形成并提高鉴赏的能力。不过,如果仅仅停留在联想的水平上,那鉴赏就不能最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再创造能力的心理功能。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靠想象的。
  
  二、在想象中进行创造
  
  英国诗人雪菜说:“诗可以界说为想象力的表现。”我国诗人艾青也曾说:“所有意象、意境、象征都是通过想象而产生的。”写诗离不开想象,相应的,诗的鉴赏也离不开想象,没有那种“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想象,就不会获得对诗歌更深层次的鉴赏,不能得到对诗的意境的最大限度的品味。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引领他们完成鉴赏创新的审美任务。
  1、再现诗中画面
  别林斯基说,在文艺中,起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具体到一首诗的鉴赏,则是根据诗的语言再现形象和创造新的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写诗是个由“情”到“景”的创作过程,而我们的鉴赏则是通过诗中之“景”去体会诗人之“情”的过程。
  “绘画美”是诗的一大特色,它是用简练的、有跳跃性的语言来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鉴赏古诗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审美的过程。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审美意识,调动其感官的审美积极性,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而立体的画面,从而得到一种具体形象的复合的美感,通过想象,进入古诗的境界,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更完整地鉴赏古诗。
  读《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一个个画面:苍翠的松林,皎洁的明月,斑驳的月影,碧绿的荷叶,洗衣归来的欢笑着的少女,下河捕鱼的小船上的渔民——好一派清幽动人的旖旎风光,好一种敦厚淳朴的山乡民风。这样就能更深切地理解诗人“王孙自可留”的感慨,体会他隐居生活的满足;读《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当时的船帆、晴空、楼台、江水——名满天下的孟浩然乘船漂流而去,豪放多情的李太白独自伫立江边,凝望着渐去渐远的小船消逝在天地尽头,感受着千里长江的烟波浩渺,怀恋着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无限的留恋、无尽的惆怅,不知不觉间就充溢心间。
  2、创造新的形象
  鉴赏古诗,仅仅再现诗中意象所组成的画面还是不够的,还要根据画面,通过想象,领会古诗中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在空白处完成自己的再创造,立体地理解和品味诗歌。
  读《琵琶行》,我们可想象到月色清幽的浔阳江畔,“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转轴拨弦”“嘈嘈切切”的演奏声,“重唧唧”“青衫湿”的江州司马。通过这样的再现性想象,我们生动地感受到了诗中的形象,但鉴赏的意义在于透过诗作的具体描写,去领会更为深远的“象外之形”、“弦外之音”,能进而想象到琵琶女的“幽愁暗恨”、“独守空船”、“转徙江湖”这封建歌女命运的悲惨与凄凉,想到诗人“天涯沦落”、“谪居卧病”这封建正直士大夫的失意与忧愤,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心情,使诗中的形象更加丰富、完整。读《兵车行》,从“车粼粼,马萧萧”的诗句中,感受征人的无奈,想象唐天宝年间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样通过创造性的想象,给诗歌字面以补充,让诗与人思想来交流,就能获得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达到鉴赏的升华。
  总之,古诗是一种精练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为媒介,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再现自然之景、生活之事,表达诗人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感。在教学中,只有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探索创新,才能在鉴赏中接受诗的形象,感受诗的意境,从而形成对古诗的总体把握,真正达到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