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孟子思辨艺术例话

作者:王 耿




  孟子,名轲,本是鲁国人,但由于家族没落,迁居邹地。他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学成后游说诸侯施行仁政。晚年退居立说,编撰《孟子》七篇,给后世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孟子的文章,笔挟锋芒,长于辩论,善用譬喻,说理精辟,文字流畅,颇富雄辩家气概,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笔者仅撷取《孟子》中的几个例子,谈谈他的思辨艺术。
  一、善用比喻。比喻是孟子进行辩论或阐述道理的最有力的工具,也是他运用得最多最纯熟的方法。
  《告子篇》中,孟子阐述舍生取义的道理时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以“鱼”和“熊掌”与“生”和“义”相类比,形象的阐明了他对“生”和“义”的态度,即使舍弃生命也要维护义理的存在。
  又如《告子篇》中,孟子阐述“性本善”时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把人性向善比作水从高往低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样比喻,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很自然的明白道理。
  再如《尽心篇》中,孟子把做学问比作掘井,“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如果掘到九轫却放弃了,那就是自己抛弃这个井啊。像这样的比喻,《孟子》中俯拾皆是,暗喻居多,即通过以一个个事例来类比,从而阐明道理。
  二、引人入彀。即在谈话时设下一个个圈套,让人不自觉的钻进去,以达到说理的目的。孟子在与人辩论或交谈时常用到这种方法,特别是与诸侯王理论时,用这种方法使得激烈的语言变得较为婉转,避免了与诸侯王们直接的唇枪舌剑,既让诸侯王易于接受,又保护了自己。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老百姓很尽心,然而人口却没因此而增多。他很不理解,求教于孟子。孟子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问:“王好战,请以战喻……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说:“不可,只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马上答道:“王知如此,则无望民多于邻国矣。”这个事例中,孟子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试问梁惠王,结果梁王着了道儿,明白了自己并不比别的国君强的道理。
  《梁惠王篇》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孟子问齐宣王:“如果你有个臣子外出办事,把儿女托给他的朋友照顾,回来时发现儿女在挨饿受冻,对这种朋友应当怎样办呢?”宣王说:“与他绝交。”孟子又问:“如果官员不依法管理下属,那又如何处置呢?”宣王说:“罢免他。”孟子接着又问:“如果一个国家治理的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这句问话只指要害,宣王十分困窘,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三、排比增势。孟子在阐明事理时往往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语势,犹如霹雳冰雹,连绵不绝。
  《公孙丑篇》,孟子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四个双重否定的排比句先激发人的思考,然后点明人和比地利重要,透彻清晰。
  《梁惠王篇》,孟子谈怎样施行仁政:“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伸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些排比描述的事实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提出的治理方法也符合国情,使国君易于接受。
  《离娄篇》,“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三个排比句层层深入,给人以警醒。
  文中的排比句(段),犹如闪烁的星星在《孟子》中熠熠生辉,既增加了语势,又增加了文采,使得枯燥的说理变得生动活泼。
  四、正反对比。对比的优点在于把看似杂乱无章的道理简化归纳成正反两个对立面,使人容易排除干扰,抓住重点。孟子在论理时也常用到这种方法。
  《告子篇》第二十五章,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降材尔殊也,其所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通过丰年、灾年时人们的不同表现阐明外部环境对人能动性的影响。
  《尽心篇》第四十二章,孟子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见也。”孟子把舜的善和盗贼的恶相对比,指出盗贼之所以为恶,是心中只有利益的缘故。
  孟子在具体的思辨中采用的方法很多,比如常常在说理中引经据典,多引用《诗经》、《尚书》,以及尧舜、孔子等先贤的言行,从而使自己的观点有据可依,更有说服力等,还有如对偶论证、旁敲侧击、层层推进甚至危言耸听等方法,限于篇幅,此不赘述。这些手法的交错运用,使得《孟子》始终洋溢着一种智慧的光芒,孟子的智者形象也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