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与本文对话的三个层面

作者:李新平




  
  三、深入领悟文本的文化内涵
  语文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语文本身也是一种文化,阅读更是文化构建的过程。“语文课在打通‘语言’关、打开‘文学’之门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一条线索是‘文化’”。与文本对话的第三层面就是深入文本,理性地领悟文本的文化内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目标指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钱理群先生认为:“如何引导孩子感悟汉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将母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根扎在心灵的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或许这才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的根本。”其实钱先生此话也道出了与文本对话之根本。语文文本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又有当代先进文化之精华。如介绍名胜古迹的小品文中彰显的物质文化遗产,诸子百家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散文中涌动着的儒道佛法诸家思想的精神文化遗产,有的已积淀为民族心理的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现当代文学作品、杂文中蕴含着的开放意识、科学意识、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所体现的民族、科学的大众文化,它们是一个民族甚至人类心路历程的折射,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通过与文本对话,进入一所所“精神家园”,进入一座座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人的心境,与百年之远、千里之遥的大师巨匠、先哲,与现代的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进行心灵的交流,思想的对话,感受先贤今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思维结晶,感受到他们“高尚”、“淡泊”、“豁达”的胸襟,体悟到人类勤劳、勇敢、诚信、智慧、不畏艰难、热爱和平的传统美德和崇高道德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认识到中外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为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精神底子。值得关注的是新教材根据文化主题组织单元选编教材,通过某一单元或某几单元的阅读,学生应该对某一文化专题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看法。
  要实现在文化的高度与文本对话,对话的立足点要高,要站在透过文本解读作者精神境界的高度,并坚持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原则,探寻作者的思想情感,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如学习《荒岛余生》要从“荒岛余生”中解读“鲁滨逊精神”,评析“鲁滨逊精神”在当时的意义和现今的价值;阅读《风筝》要透过“风筝”寻求鲁迅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及鲁迅的“儿童本位观”、“文化原罪感”。解读古诗文更要坚持“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相统一”的方法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激发学生读出新意,推陈出新,常读常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要深刻领悟文本的文化内涵,就要认真领略字词中的文化信息,在语言的感悟中培养文化意识。董桥说“文字是肉作的”,它蕴藏着大量文化信息,它的灵性与生命意象是古人参悟大化、明心见性的“心象”所指。“要用心去感悟语言,要穿透语言,领会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底蕴”。要把握意象中的文化传统,在语言积累中丰富文化素养。古诗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典型的意象,并赋予他们固定的意义,它们不仅仅是诗人借以抒情、释怀、喻志的普通事物,还昭示着中国传统文人一贯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积淀了承袭性的审美习惯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如“柳”是故乡的象征、愁的凭借,又常暗含着离情别绪;“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水”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琴瑟”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等。积累意象就是积淀民族文化,熟悉这些意象,学生能更好地抵达古诗文之深厚意境及领悟和把握其内涵,也有利于理解和欣赏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意蕴。另外,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得志或失意的时候,都会寄情山水,留下众多传诵千古的至情至性的美文,抒写性灵,抒发政治抱负或人生感悟,浩如烟海的山水文章背后是迁客骚人的文化心态。因此,阅读山水文章要透视山水中的文化心态,在情感熏陶中培养文化美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