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语文教育生态的构建与优化
作者:刘士友
中国语文单独设科,已经艰辛地走过了它的百年历程。百年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生态建设,致使语文陷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克莱思曾经有一段话说明了教育生态的重要性:“我们是不是有与莎士比亚、牛顿和甘地一样的潜能?如果是,那么他们只是有比较多的机会来发展自己的潜能罢了。至少,这是爱因斯坦提到自己时所持有的看法。也许正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阻挡他们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表现……”这就是适合学习者的教育的或学习的生态问题。而我们的语文现在所面临的恰恰不是“正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阻挡他们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表现”,相反,它所面临的是英语霸权、信息污染、强势学科的冲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表现”发生了阻挡。可见,语言文字存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生存构成很大的威胁,英语霸权的情况是不言而喻的。信息污染、强势学科则更使语文举步维艰。这是语文教育外部的生态,这一生态环境的改善,尚待时日。寻求走出困境之路,我们要观乎外,更应求诸内,对语文教育内部生态的维系、平衡和优化,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对于语文教育内部生态环境的构成问题,我认为,应作以下几个定位:首先,语文教育生态环境应定位于学生的发展。新课标指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保护好学生的心灵,教学活动也应该有利于学生的人文建构。其次,语文教育生态环境应定位于构建语文教学内部结构。语文教学内部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是因为目前语文课本中没有了现成的知识结构体系,语文知识应该由教师吃透教材、贴近学生实际去量身构建,由教师在许多有个性的教学内容中寻找并构建共性的实用的知识。
针对上述两个层面来说,构建与优化语文教育内部生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守住语文教学的“本”,保持语文内部生态的平衡——让语文成为生存语文。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与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过去的文字中心转移为媒体中心,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语文教学要守住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家园,要保往自己民族的本色,将阅读这个不可替代的手段与方式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否则学生就会被驳杂肤浅的社会信息所荒废。
语文教学,顾名思义应该以“语言文字”为本,外语课是学习外国语言的,语文课是学习祖国语言的。其他课程所用的课本虽然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但课程目的是学习其中的内容(义理),而决非是其中的语言文字,只有语文课主要是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因此,“学习语言文字”才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和本质特点。当然,学习语言文字,并不排斥也离不开内容(义理),语言文字是个载体,它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感情,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文化,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自然也就接受了其中的思想、情感、知识和文化。学习语言文字是根本任务,接受其中的义理,接受思想教育、情感熏陶、思维训练、审美陶冶等等都是派生的任务,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自然地和谐地融为一体的。如果离开语言文字一味地去追求“人文”,把它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科普课等等,那必然会造成语文课的异化,造成语文教学内部“生态”关系的失调。
适者生存,这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原理。语言文字是人们学习的工具、工作的工具、生存的工具,学生学习语文就是掌握这一工具,学习生存的本领。语文课程的目标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归根到底是教学生学会生存的语文本领,即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凭借语文本领,就能在将来的生活中安身立命,谋求发展,自由地栖居,进而“诗意地生活”。可见,语文应成为生存语文。
2、把语文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使语文成为生活语文。
语文课程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的内容就是语文课程的内容。生活是“生”的,学习新知识不该只由抽象的旧知识引入,而应多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例,让学生发现新知识产生的规律;生活是“活”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课堂才会充满鲜活之气,充满灵秀之气,即使教师不说一句话,学生也能掌握知识;生活是有“情”的,语文无疑是饱含感情的学科,古今中外,人事物景,无不浸透着作者、编者的情感。有学生对语文呼喊道:“我渴望在唐诗宋词中品味诗人的喜怒哀乐,而不是背公式似的将他们尘封在心底;我渴望在作文本上写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而不是引议联结,硬凑出一篇《开卷有益》;更不想心头树起一个至纯至美的意象,被左一个选择右一个判断切割得支离破碎……”干巴巴的说教、孤零零的分析,只能把语文逼进学生“厌恶学科”的黑名单。语文情感的表达方式应该是生活化的,可以使用家庭式的奖励方式,可以是零食,可以是拥抱,也可以是握手。我们还应该崇尚感伤,允许课程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义愤时可以拍案而起,感动时可以热泪盈眶,欣喜时可以放声大笑,悲怆时可以泣不成声。真实地表达我们的情感,没有任何的遮拦,没有丝毫的掩饰,没有半点的做作,可以把爱和恨写在脸上。语文课程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人本化的,教师应该把爱作为教育的别名,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你应该温情脉脉,情意绵绵,让慈爱、关切、期望释放到课程空间去,让课堂里弥漫着爱的气息,让爱的阳光洒满课堂,洒满孩子们的心田,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幸福地生活。同时,把诚信植入课程,植入学生的灵魂。有了诚信的语文课程,学生相互间才会有信任感,离开了信任感,家的感觉无从谈起。语文课程的物质环境应该是温情化的,实现教室的革命,拆掉三尺讲台,让教室能够散发家庭的温馨,溢满教师的爱心,诉说物品的贴心。教室里座位的排列可以是圆桌式的,可以有一些学生爱看的书和必备的生活用品。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同桌、找邻居。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亲和性的,亲和性越强,亲和力越大,学生越容易产生人文精神的心灵震撼的感觉。这样,语文就成了生活语文。
3、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和学生的发展——将语文变成生命语文。
语文教学要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必须构建符合生命发展需求的教学价值观。我们要对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诸多要素进行审视与思考,逐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价值观。我认为,教学要站在关注人的生命的高度,以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为旨趣,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蕴含着高度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语文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是生命力量呈现的过程,是师生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理解生命的意义,积累对生命的体验,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主体将自己的生命理想、生命智慧具体化、实践化,消解融注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心理结构,发展自身的认知、生存、合作、创造的智慧,这便是语文教育智慧的生成建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教育使人聪明,教育使人变成“人才”,教育的这些功能都是通过教学过程逐步实现的。教育的终极指向是人的建构、人的发展,陶冶人性、洗练灵魂、提升人格、唤醒觉悟。
语文课程得天独厚,充满着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适宜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生命意识,建立做人的基本信念和准则,筑起一道生命的底线,构出一座巍巍的精神长城,赋予生命以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亮色。在教学过程中尊重生命的自主性,赞赏生命的独特性,观照生命的整体性,理解生命的发展性,课堂就是生命的课堂,语文也就变成了生命语文。
总之,构建与优化语文教育生态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研究,把“语文”这个“生态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一下优化,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绿色、和谐的语文教育“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