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教学策略

作者:秦 峰




  改变以教为主的预设性策略,采用以学为主的非预设性策略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潮流,尤其是对语文教学的文学类阅读来说,更有利于采用这种策略。确实,这种策略更有利于变教师的居高临下向师生平等合作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知识的传递向重人的发展转变。但采用这种策略是否意味着完全不需要教师的预设呢?笔者认为,在采用非预设策略的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更需要教师的更多的教学准备,甚至不妨对重点的引导也预设一下。
  笔者在教《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时,感到采用非预设性策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请看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由介绍一般赠序的特点导入新课:
  赠序:一般是临别赠言,内容多表安慰、劝勉、赞许之意。
  
  二、自读、整体感知课文:
  1、把不理解的字词圈划下来,小组交流,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共同解决。
  2、交流、初通文章大意。
  3、指名说读这篇课文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三、自主研读
  1、初通文章大意后,学生根据课文特点、自己的爱好与基础,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文章可以有哪些学习主题?你认为本堂课的哪一点可以作为共性的学习主题?
  2、个人确定后交小组讨论确定小组学习主题,再全班讨论,确定全班学习主题(讨论中,学生普遍反映本文语言较难理解,作者感情倾向难以把握,这和教师的阅读感受也是一致的,因此,确定班级的共同学习主题是:情感。语言也随之感悟。)
  3、引导总结或出示探究的方法
  (1)要围绕确定的主题;
  (2)要抓住语言,抓住细节;
  (3)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4、学生按照主题进行欣赏探究,可以参考资料,也可以随手做小笔记
  
  四、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每人介绍自己的研读感受,再相互讨论、补充。
  2、全班交流,每小组派一代表介绍自己小组阅读所得。
  
  五、针对班级共同的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反省探究方法。
  1、提问:作者对董邵南决定去河北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2、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3、学生发表观点。
  4、师介绍自己的研读感受,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5、质疑交流。
  
  六、朗读、背诵,并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阅读理解,整理出100字左右的探究文章。
  总体来说“非预设性”的教学模式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来说,应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阅读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自主阅读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而只有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化阅读。而本堂课的设计也恰恰体现了这些理念,教学过程中,也确实看出学生对于自己主动去发现是多么有兴趣,他们也乐于说出自己的见解。请看学生展示自己探究的学习主题的片断:
  甲生:(作者的情感),我觉得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人物,他好像不愿董生去河北,但他却说董生到河北一定会受到重用,希望董生奋发有为,这可能是源于他对现实也很不满,但又不能改变现实,所以无可奈何的情绪充溢在文章中。
  乙生:(结构)这篇文章很短小,好像结构不值得分析,但其实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首先针对董生不受重用的情况,先肯定董是有才能的,然后再把自己的意思托出来。全文结构紧密,前后照应,真正的意思全隐含在文字之中。
  丙生:(语言)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含蓄,好像近乎晦涩难懂的地步了,给我们初二的学生来学好像难度有点高了,但我还是很有兴趣的。作者本意劝董邵南不去河北,但是在前边是绕了一个大圈子。说凭你的本领,去一定能大展宏图的,然后又借了一大堆故事,来劝说董邵南不要去,名义是赠序,实际上是挽留。
  丁生:(语言)这种语言的风格,是由于这篇文章是临别赠言的性质决定的,作者不便说反对朋友前去的话,但如果说赞同他去,又违背了自己一贯的主张,所以就巧妙地运用了含蓄的语言,表现了韩愈高超的语言技巧。
  戊生:(语言)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要仔细推敲,比如作者说了两次“董生勉乎哉”,我觉得意思不大一样,第一个根据语境,意思是叫董生好好干吧。第二个好像是说你要注意啊,不要做坏事啊,要好自为之啊。
  ……
  学生的探究由于受本篇文章特点的制约,多数都围绕着文章的主题和语言来进行探究,但终究体现了学生的火花,并且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当场就引起其他研究同一主题同学的不同意见,形成争论的态势。比如甲说韩愈是一个矛盾人物,就有同学表示不同意,认为这只是作者的说话艺术,其实韩愈在骨子里就是维护朝廷大一统的,为了委婉的表达意思,才在语言上显得有些矛盾。当然这些争论体现了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不必要用板子打谁。
  但学生的发言中也体现了共性的东西,就是对作者的真正用意不能做出准确的肯定判断。这也反映这篇文章确实在理解上有点难度,这也恰恰说明了教师在课前钻研教材的时候,要有个准确的判断,要能预设一些课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笔者在教之前就意识到文章的难点就是作者的真实态度的把握,因此就在课堂上结合班级的学习主题进行了引导。
  师:作者对董邵南决定去河北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生:作者是持反对态度的。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呢?
  生:从作者要求董邵南做的事看出来的,他让董邵南去凭吊乐毅的墓,因乐毅从燕国去赵国后,还写信给燕国说绝不攻打燕国,意思是让董“不能背叛朝廷”。(出示投影《望诸君之逸事》)。
  生:还有从作者让董邵南带话给河北的屠狗者,也就是河北的豪侠之士来看,作者让他们到朝廷上来做官,用意很明确,既然让他们到朝廷来了,你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河北了。
  师:那这个真实的意图是经过哪几个态度过程才最后显露的呢?
  生:作者一开始说董生去河北"必有合",说明了作者对董的遭遇的同情,对他才能的肯定。
  生:也流露作者对现实的一点不满。
  生:然后作者又说董生此去“未必有合”,因为作者说现在河北的那些豪侠的所表现出来的仁义可能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性,而仅仅是他们网罗人才的一种手段。
  生:况且那里的风俗也随着教化改变了,不再象原来那样豪侠仁义了。所以作者不同意董邵南去了,就在文章最后借两个典故把本意表达出来了。
  (出示投影社会背景及韩愈的政治主张)
  “非预设”重在倡导的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但归根到底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互相对话的过程,因此这是一个师生相互对撞,相互接纳的过程,这就要求课堂上学生的状态不是无序的,更要求教师要有能力灵活应对学生的多种讨论、质疑,教师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教学机智以应对一些学生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情景、特定的气氛下产生的思维的火花,比如本课中就有同学提出:“我想知道董邵南到底去了河北没有?”说实话教者本人没有充分考虑这个问题,但我发现学生提出后,绝大多数同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避开或只是让他们课后去查阅资料的话,那对学生质疑问难的信心会有打击,因此我顺势让他说说自己的看法,董邵南应该不应该去,会不会去,并让其他同学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师提供机会让每个人的感受和理解得到丰富和完善,使每个人在自由阅读中生成的疑问得到解决。而同学们的回答也很精彩。
  甲生:我认为董邵南看了韩愈这么真挚恳切的文章后,他不会去了,他被韩愈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之心和对朝廷的忠心感动了,会放弃原来的打算的。
  乙生:我认为董邵南会去,他在朝廷得不到重用,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才能,他会去寻找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的。
  生:我认为董邵南既然是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他在韩愈的劝说下,他会识大体的,以国家利益为重,他也会反对藩镇割据的,他不会去的。
  生:我认为董邵南应该去,他可以做朝廷的内应(这话引来同学们的笑声,有的同学还说:无间道啊)
  生:我也认为董邵南可以去,不过不是做奸细(笑声),但如果他真的有施展才能的机会的话,他可以发挥自己正面的作用,引导地方不与中央争权争利。如果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的话,那就真的说明就象韩愈说的那地方风俗确实变了。
   (多数同学的说法能扣住文章说出自己的见解,加深对当时背景和韩愈态度的理解,当时笔者也总结了一段话。)
  师:董邵南去,对于个人来说个人才华能得到展现,个人价值得到凸显,尤其是在现在我们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的人来看,去也无可厚非。如果不去说明董邵南能以国家为重,个人忍辱负重。当然,历史的前进大潮是任何个人都挡不住的。但对于人类来说,忠于正义事业,以国家利益为重还是要坚持的。
  笔者的话我认为也不是画蛇添足,教师的作用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的发言来发挥,特别是那些关键之处,正是教师发挥作用的空间,只不过教师的发言要精当,富有启发性。
  教学本课也有一个感受,某种策略、某种模式其实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接受了这种策略模式的精髓,或者是说是否接受了语文新课标、新课改的精髓,也就是能否还给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让他们能够自主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有所探索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