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语文课的魅力何在
作者:程正安
前不久到学校听了《热爱生命(节选)》(鄂教版,九年级上册)一课。执教老师在课堂上主要安排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一、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归纳小说主题。二、学生讨论,说出人是怎样战胜狼的。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谈应该怎样战胜困难,热爱生命。整个课的教学思路与流程是清晰的,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也联系实际进行了拓展,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表面上也符合课改精神。
但过后一想,总觉得这个课平淡如水,听课还没有自己将这篇课文读一遍所受的感动大。为什么这样一篇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感动了全世界几代人的短篇小说名篇,在中学语文课上却是如此平平淡淡呢?这引起了我对“语文课的魅力在什么地方”的思考。
一般人看一篇文章,都是为了了解文章的内容。如果文章的内容吸引了读者,读者会反复阅读,力求从文中获得知识和教益,进而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对文章内容和形象进行体验加工和再创造,并使之成为知识营养,融进自身的整个智能体系中去。中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一篇课文,首先也会是从学习课文内容入手,所不同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和文章特点等方面来领会文章的内容。这位教师的课只是从内容到内容,而忘记了语文的根本——语言表达。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课的魅力,首先是来自于学生心理对课文内容的领悟产生的强烈共鸣。这种共鸣越强烈,学生心理的审美愉悦也会越强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产生的学习愿望会更加迫切。学生在课文内容的牵引下,会更加有兴趣去探讨课文内容的美感来自什么地方,直至领会出课文的哲理性内涵。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甚至神思飞越,去探究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相关内容,达到创新甚至创造的境界。而达到这些目的的有效途径,只能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字词句的具体描述的理解与品味,对课文章法特点进行分析与领会等手段,把学生带进课文中去,让学生得到发自内心的赏析和感动。
文章的内容分表层意义和深层内涵。表层意义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或中心,深层内涵是从文章的表层意义生发开去的更具哲理性的意义。我们揭示课文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内涵的方法和程度,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和课文对象有所不同。如《祝福》,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生,可以在让学生理解封建礼教对下层人民从肉体到精神的戕害的罪恶的同时,让学生思考下层百姓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作笑料也是杀害祥林嫂的原因之一等问题,进而去引导学生对小说中批判人性弱点的深层内涵作深入探究。
《热爱生命》这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在荒原上在绝境中与饥饿、伤病和与病狼的殊死搏斗,最后他咬死了狼,赢得了生命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坚韧与顽强。课文的这一表层意义,学生在阅读了全文后,三五分钟就可概括或表述出来。如果我们仍把这些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那正是犯了语文课“你讲的都是我能懂的,我不能懂的你都没讲”这一大忌。
根据《热爱生命》这篇课文的本身特点,我认为怎样从字词句、细节描写与心理活动的描写和文法特点中,去感受领悟淘金者顽强的求生意识、钢铁般的意志和生命的坚韧与伟大,应该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在教学本文时能体现语文课魅力的关键所在。至于主人公的经历给我们启示的深层的哲理性内涵——人活着就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只有勇于去追求胜利,抗争命运,才能享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快乐;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是在学生深入领会了文章的表层意义后,随即就可理会到的。至于还有什么深意,对于初中生来说也就没有再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热爱生命》一课时,重点应从哪些方面着力,把语文课的魅力体现出来呢?
一、引导学生从一些关键的词句中去感受“他”的生命的坚强与伟大。
如:
①“他只隐隐约约地记得下过雨,……”
②“离他不到20英尺远的两块巉岩之间,他隐约看到了一只灰狼的头。
①中的“隐隐约约”写出了他神志经常处于不清醒状态,对刚刚发生的事情靠努力回忆才记得有那么一点点印象。②中“隐约”看到的灰狼,是在离他不到20英尺远,可见他不仅身体虚弱,而且神志都无法集中。这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这个人身体与神志都处于衰弱状态,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下文的与狼搏斗的情节埋下了艰难与凶险的伏笔。又如:
③但是内在的生命却逼着他前进。
④他就像一条大虫子在地上蠕动着前进。
③中的“逼”,有“迫使,不得不”的意思,为什么一个行将死亡的人“内在生命”是那样的顽强,是那么的有力量,这就是生命的赞歌。④中的“蠕动”,其形象让人恐怖,却是对生命意志力的礼赞。
小说中像这样有表现力的语句比比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品味赏析,使学生对其生命力的坚韧伟大有深入的形象性的感受。这样,课文留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浮光掠影的概括性意义了,而会是情动于衷的长远感受。
二、引导学生理解并赏析细腻的细节刻画与心理描写。
如:
①他极慢极慢地翻了一个身。
②他只能用无力地双手划着,漂过那黑茫茫的一片……更坚强地划着。
①是一个慢镜头,我们不知道他翻身的动作有多慢,有多艰难,也不知他翻一个身需要多长时间。②中的“划”这一动作细节,不是在水中,而是在荒原上,这一细节会使读者的脑海中充满形象感,甚至充满敬畏感。从这两个细节中,我们均能领会到他为了珍惜生命,其行动是多么的悲壮,生命的意志是多么的坚韧。我们在领会后,在感动的同时,也会增强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又如:③他闭上眼睛,极其小心地让自己镇静下去……他顽强地打起精神,绝不让这种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没。
他害怕自己镇静下去就清醒不过来了,所以他闭眼镇静时“极其小心”。这一心理活动的描写表明,他在这样的时刻仍能用理智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战胜死亡;他的生命意志既是本能的,更是有理性的生命动力的。这一点从他获救后“谈到了他的母亲,谈到了阳光灿烂的南加利福尼亚,以及橘树和花丛中的他的家园”可以例证。
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节安排的匠心,传奇性故事情节的象征意义。
那条船就是他的目的地,生命的动力鼓舞着他往目的地爬行。但他每天爬行的距离在逐渐缩短,“四英里”,“三英里”,“两英里”,“一英里也爬不到”,最后他“一点钟大概可以爬上20英尺”。这一时间性的情节贯穿了小说的始终。读者都在为他担心,也在为他鼓劲加油。他获救了,每一个读者会在这急骤的生命交响曲中感动不己。
人狼的最后搏杀是情节的高潮。人和狼都需要杀死对方来使自己活命,但他们都已精疲力竭,这完全是生命意志的较量。“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可是这个人也等了很久”,“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画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濒临死亡的人,要咬断狼的喉咙有多难。这是一个人生命力的最后迸发,这一情节高潮是一曲激越的热爱生命的颂歌。
作者将主人公安排在一个困苦险恶到极点的生存环境中,让其经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考验,使整个故事情节都带有传奇色彩。这一传奇故事带有浓厚的象征意味:“他”没有名字,象征整个人类;“狼”可以作为险恶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力量的隐喻。
大多作品的内容和显性主题是学生一看就能大概了解的,而通过语言表达、文章特征的品析来对主题意义进行深入领会,甚至得到感动,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调动“语文”的多种手段,让学生真正领会和感动,直至课文内容与学生心理对课文的理解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才能展示出语文课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