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微观语感的训练与培养

作者:李晓华




  语感是语文教学研究早已提出而仍感新鲜的话题。新课标实施以来,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更受到语文教学界的普遍关注,认为抓住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吕叔湘先生就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见《语文学习》1985年1期《学习语法和培养语感》)毫无疑问,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把握语言的一种特殊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阅读语感,由于言语材料单位的大小不同,可以分为宏观语感和微观语感。宏观语感,指的是读者对完整语篇的整体感觉和理解;微观语感,指的是读者对言语材料中词语或句子的感受和理解。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语感的训练和培养,说到底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宏观语感和微观语感。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着重谈谈微观语感的训练和培养。
  微观语感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语感。微观语感能力强的人,在阅读文章时,只在一读一听之际,就能迅速、敏锐地对言语的正误、优劣和形象、情味以及它们的细微差别作出判断,能感觉出哪些地方上口、悦耳、畅达,哪些是佳句,用语精妙,哪些地方需要修饰或修改;能直觉地感觉这个字不合适,换那个字才合适,这个说法不好,换那个说法更好。
  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惟一途径。学生微观语感的训练和培养,应当在对课文局部语言的品读中进行。在通过初读、整体感知作品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深入领悟作品的语言,帮助和指导学生把语言材料放到课文表情达意的活生生的语境中去感悟、分析:课文用了哪些词语、句式表达了什么感情、什么内容;更重要的是感悟分析作品表达这样的内容、情感为什么要运用这些词语、这样的句式和表达方式,换了会怎样。一句话,就是师生合作、探究分析语言的运用及其规律,并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感知,以提高微观语感素质的层次。为此,教师有必要选择教材中最适宜用来训练语感的材料,引导他们去反复揣摩、品味、吟咏,使作品的一字一句、气韵格调深入他们的心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语感训练的材料:
  
  (一)遣词用句精当,叙事描写特别富于表现力的地方
  
  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作品写景叙事中,那些特别富于表现力的美词、美句,很见作者遣词用句的功力,常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神韵、悠长的情味。善于抓住这些词句,能够品味出字里行间的情趣、意趣和理趣,是十分重要的语感能力。教学中要将这些美文视为语言文字的聚宝盆,带领学生在美词美句中徜徉。例如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写到“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着一“卧”字境界全出,形象地表现出整个村庄在暖冬里悠闲惬意的韵味。还有:“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不忍得”二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于灵气,突出了水之“绿的精神”。
  
  (二)言外之意最丰富的地方
  
  言外之意,就是蕴含在语言表面意义之后的意义。意在言外,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作品言语表达最成功、最精当之处。然而,正因为是意在言外,所以也是最容易被忽略之处。用这样的材料进行语感训练,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细微部分的精细感受力。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实在标致极了”一句,表面上看,这是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赞美,然而,仔细体味一下,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扭捏作态的强烈谴责。再如:鲁迅《故乡》的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看似平常的一句赞语,却包含着深刻的内含,既有对纯洁无私、天真淳朴的人性美的赞美,又包含着对“精神故乡”的眷念,还隐含着对现实的厌弃。
  
  (三)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
  
  文章的语言,既是认知的符号,也是情感的符号。阅读作品时,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语言、思想、命运、遭遇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等,都需要抓住语言因素,进行“披文入情”的真切体验,这也是获得语感不可缺少的因素。良好的阅读语感,不仅仅停留住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方面的简单判断,更要求能够直觉正确地把握作品语言传达的思想感情。因此,作品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正是进行语感训练的好材料。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用了“蹒跚”一词,这个词不仅写出了老境颓唐、半生惨淡的父亲对儿子厚重的爱,也表现了儿子对父亲一生坎坷的怜悯及未能尽责尽孝的愧疚。这个词,于平实中见深情,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好好品味感悟。再如《春》的最后三节,连用三个比喻,表达了对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春天的赞美向往之情。这些情感抒发最集中的地方,更应引导学生去好好品读。
  
  (四)语言表达突破常规的地方
  
  对常规的突破,主要是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有表现手法上的。这些地方,一般是作者精心拟定的,是有特殊含义的,抓住这些地方进行语感训练,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变异的细致的感受力。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种表达方式是超出常规的,但正是这样同义重复的句式,准确地表达出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对于金钱泯灭亲情的不解、不满和无可奈何。再如鲁迅的《孔乙己》中有这么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一为估测一为确认,两个词放住一起,前后矛盾,这种表意方式也是超出常规的。但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用语,体现了作者用语的精确:“大约”是“我”的猜测,因为再也没有见过孔乙己,根据最后一次见面的种种现象,估计孔乙己已经不在人世,但又没有听到他的死讯,所以用“大约”;“的确”是肯定的语气,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被打折腿的孔乙己别无出路,只有死路一条。这两个矛盾的词语,要引导学生着重体会其深刻的含义。
  
  (五)文理特别清楚的地方
  
  这里所说的“文理”主要是指文章段落内部语言的层次和脉络。文理特别清楚的段落,可以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层次和脉络的敏锐感受力。例如:流沙河《理想》的第二节: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这八句话,用两个句号分割成两个层次,每个层次内部,又用分号分割,语言形式上,一、二与三、四句,五、六与七、八句用了顶针句,层次脉络十分清楚、严密,从生活状况和社会秩序两个层面谈了理想的时代性——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这样的地方,是很值得引导学生好好诵读、体悟的。
  
  (六)上下文关联特别紧密的地方
  
  课文的有些段落,在语言形式上前后照应,关联紧密,不但使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语句流畅,而且常常体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语意的转折或深化。这些地方也是进行语感训练的好材料。例如:《珍珠鸟》这篇散文,一开始有这样一句话:“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而在文章结尾写,小雏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由害怕人到亲近人,教学中让学生把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反复对照朗读,就能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料,感受到人与鸟之间互相信赖而创造出的美好境界。再如鲁迅的《风筝》,许多段落的开头用了转折句:“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课文的结尾,也是用的转折:“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再加上段落中间的一些转折,组成了全文抒情达意的“链”,抓住这些地方引导学生揣摩、品味,对语感的形成和提升是大有帮助的。
  
  (七)富有音乐感的文章或语段
  
  有些文章,有些语段,节奏感强,富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充满音乐美,无疑是进行语感训练的好材料。只是,以前人们往往只着眼于诗歌,其实一般文章中也常有,须要教师去发现并带领学生反复品读。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是贮满诗意的美文,课文不但描写细致,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图画美”;而且就像一首迎春奏鸣曲,充满春天轻盈、柔美、欢快的旋律与韵味,具有“音乐美”。本文短句多、叠音词多,教学本文时,就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朗读法,通过增删词语、改换句式等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文章欢快、明朗的韵律美。
  运用教材进行语感训练,最主要的方法当然是诵读,只有反复吟诵才能使语言模式植根于学生的心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培养语感。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微观语感,对课文精妙之处进行诵读感悟,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比读法”是十分有效的诵读法。比读法,就是指通过词语的增删、句式的变换,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文本语言的精妙,对文本的解读获得一种顿悟,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中学语文课文多为名篇佳作,经过作者精心组织的言语,其用词的选择、句子的组织、句群的排列、修辞的运用,常常具有某种“不可移易”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有意移易”的方法,在比较中让学生顿悟“不可移易”的道理。“移易——比较”法,可以概括为“增、删、移、换”四个字。在品读课文阶段,对课文中精彩的重要的语段、句子,我常常让学生增一词语读读看,删一词语读读看,换个词语读读看,换种句式读读看,变个句型读读看,换个语气读读看,改变词序读读看,打乱句序读读看,删掉辞格读读看,改变人称读读看,等等,并揣摩不能移易的理由。这样,使学生从对言语的形态感受上升到对言语品格的理解,把自己的感受上升到理法的高度。实践证明,这种读法对于学生微观语感的形成和提升,是十分有效的。